翻新时间:2023-07-18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之三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
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建议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你见过海洋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畅谈对海洋的认识,体会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出示图片或播放录像,观看美丽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灾难,加深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体会。
二、合作学文。
1、过渡: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既爱又敬畏。不过,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不用再“望洋兴叹”了!是什么原因呢?
2、读第四自然段,揭示原因,并体会本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科学家从哪些方面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
4、小组汇报,展示资料,交流体会:
(1)开发矿产资源。
(2)索取高蛋白食品。
(3)利用水力发电。
(4)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5)建设海底城市。
5、你知道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可利用吗?
6、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感悟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
7、原来海洋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供我们开发、利用,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各谈感想,总结: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我们要保护好海洋,珍惜这些海洋资源。)
8、齐读第三段。
9、观看录像,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现状,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愫。
三、总结全文。
海洋真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藏,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练习设计:
1、说一说: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写:查阅有关海洋的书籍、资料,调查了解海洋目前被污染、资源被破坏的现状,写一份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海洋的现况》,呼吁人们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3、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种花
- 清明扫墓
- 母爱
- 多彩的春天
- 春雪
- 参观宁波博物馆
- 公园里的紫藤花
- 桃花朵朵开
- 紫藤
- 我错了
- 我学会了画画
- 粗心的我
- 我最喜欢的石头
- 妈妈小时候和我现在——衣行住食篇
- 我的勤快妈妈
-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品味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论网络犯罪(2)刑法论文(1)
- 沉默权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 “罪 名” 研 究(3)刑法论文(1)
- “罪 名” 研 究(2)刑法论文(1)
- 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影响
- 犯罪过失若干问题的探讨(4)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符号的一种现代叙事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管理
- 试析传统文化与高职文化的六维建构
- 漫谈绿色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
- 《荷花》》
- 《荷花》有感
- 《太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荷花》
- 《给予树》教案
- 《荷花》重点的艺术:如画?逼真?
- 《荷花》课题实录片段与评析
- 《矛和盾的集合》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矛和盾的集合》词语
- 《荷花》为例浅谈本站中的审美教育
- 《荷花》的课堂教学艺术
- 《荷花》
- 《荷花》一课谈教学多媒体的使用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建议
- 《葡萄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