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8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小黑板。

3、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游览著名的风景区——武夷山,去欣赏那天游峰的险峻,在途中,我们还会认识一位老人呢!

板书: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出示:

攀登

精瘦

运动鞋

气喘吁吁

瘦削

眉毛

慈善

宿鸟

⑴同桌互读检查

⑵指读,互评

⑶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讨论的?

⑷完成课后练习2。

2、指名朗读课文(可分小节读)。

提问:课文主要写什么?

3、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写天游峰的扫路人的?

第一段(第1、2节):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山顶时的喜悦。

第二段(第3节):“我”下山在小溪边散步时发现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三段(第4—12节):“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听读第一自然段。(播放磁带)

⑴听读。

⑵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板书:天游峰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奇峰?你知道吗?请你用笔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4、说话练习。

出示:

天游峰

5、文章怎样来写天游峰的险?

出示: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⑴指名读。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九百多级石梯

⑵这一句用什么方法来写天游峰的险?

⑶怎么打比方的?从这个比喻,我们可看出石梯怎样?

(高、陡、窄)

⑷情景创设

教者把一根棉线拎在手上,让线飘悠,感知石梯的险。

⑸自由读。

边朗读,边想象,边体会“一根银丝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险。

⑹指名读。

6、这么险峻的天游峰,作者攀登上了顶峰,心里怎样呢?

7、指导朗读。

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势来吗?作者登上了险峰时是多么喜悦,你能从朗读中体现出这种心情吗?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8、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四、作业。

1、认真诵读课文。

2、写出下列字的笔画数。

攀()

瘦()

鞋()

眉()

慈()

宿()

3、抄写词语。

攀登

傍晚

伴随

气喘吁吁

瘦削

鞋子

慈善

自在悠闲

宿鸟

眉毛

汗珠

炯炯有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街头见闻
我爱我家
第一次观螃蟹争地盘
未来的多功能黑板
小白兔
可爱的小企鹅
老想起的一件事
可爱的小鸟
有趣的山村生活
妈妈的爱
补牙记
认识空气
寻找小白花
读《掩耳盗铃》有感
2012年7月入党申请书范文2篇
2012年入党申请书范例n篇
2012年7月入党申请书
广电新闻专业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6月教师入党申请书
2012年7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7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6篇
2012年6月下旬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3500字
2012年大学生入党申请书5份
2012年7月入党申请书2篇
2012年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3篇
计算机专业大学女生入党自传
医生入党申请书
古代如何防控家族权力腐败
中国人不是“黄种人”?
对新公司法出台后挂名股东相关问题的探进
论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
论小区车位、车库权利归属的法律问题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构成及其入罪标准讨论
新闻侵权的责任认定与防范对策
论比例原则对行政执法的规制
浅析网络舆论监督对审判公开的影响及思考
石达开为什么过不了大渡河
论商业秘密侵权纠纷
夫妻一方名下股权的转让效力探析
美丽真的需要“冻”人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美导弹防御系统被曝漏洞百出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二
《游褒禅山记》字词活用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四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四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五
《游褒禅山记》词语解释
《游褒禅山记》课文背景知识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一
《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通假字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三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五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古今异义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字词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