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一、课题导入

1.看看课题,哪个词语是最重要的?

2.指名说,读读

3.课文读了几遍?

4.为了让大家有更加好的表现,请大家自己再大声地读读课文,过会儿,我们进行交流,开始。

5.学生读课文(没有读完的把它读完)

二、新授

1.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谁愿意为大家读第一自然断和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谢谢你

2.一天,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来到了麦田边,对着弟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请一位同学当一位苏格拉底,说说这句话,其他同学作弟子,听听这句话。

3.指名读

弟子们听明白了没有,明白了什么了?

学生说:苏格拉底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最大的麦穗,一个是只许进不许退。

师:真好,大家从只许进不许退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老师说:你的意思明白了,但是谁能说得更加准确一些。也就是弟子们对于麦穗有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没有)因为只许进不许退。

刚才这位同学的语气像个苏格拉底的样子吗?语气怎么样?

学生点评

我们再来看看插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位老者、身份)这样来读应该会读得更有苏格拉底的味道。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点评:我倒是觉得这个学生没有领悟老师的引导,没有读好课文。

2.谁来读读课文的后面几段

(1)

(2)

(3)我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弟子是十分谨慎的呢?

师生交流,还有吗?学生说……

谁能再把这两段为我们读读呢?(指名读)这位学生读得很投入。

同学们有些这些同学这么认真,为什么后来却两手空空呢?如果你是当时的弟子,你会怎么样?(师生交流)

是啊,他们感到十分遗憾,请一位同学把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一下这位同学呢?)

再指名读

3.课文还剩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读好吗?(学生齐读)

(老师有一个建议:这是弟子们明白的一个道理,需要很响吗?语速要慢一点,好吗?我们再来一遍)学生再读

4.对“错失良机”等词语的理解,同学们,这篇课文谈论的中心话题就是两个字:“机会”!

(1)下面老师请同学默读课文,认真地思考三个问题:(1)弟子们这么认真地寻找最大的麦穗,他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失去了,怎么会失去呢?(2)他们能找到最大的麦穗吗?他们最大的麦穗是哪一颗?(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最大的麦穗吗?

(2)请同学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师生交流

第一个问题:

他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一次次地失去呢?

学生说:在随手扔掉的时候失去了机会;他们在看到还有很多麦穗的时候失去了麦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地点评)

他们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机会呢?

学生说:他们认为最大的麦穗在前面……(师生交流点评)

5.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用心专注,让我们再来读三四两段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于什么呢?

(1)学生说:表现他们没有主见,一会儿看这个,一会儿看这个等等。

(2)指导朗读

(3)弟子们能够找到最大的麦穗吗?

师生交流;我觉得弟子们可以,因为……

他们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大的麦穗呢?(师生交流)

学生说:不能挑挑拣拣,应该不失时机地抓在手中。

6.同学们麦地里只有一颗麦穗,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苏格拉底的这段话值得非常好好地体会。他会怎么样对自己的弟子说这样的话呢?

(1)师生交流;他会语重心长地说

(2)指名读--指导朗读

(3)苏格拉底有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师生交流)他是一位哲学家,他就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来教育他的弟子们。谁再来和蔼、亲切地说说这句话。

(4)学生朗读

7.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1)没有关系,抓住机会,学生收:买衣服的例子、买书的例子(除了买东西,还有什么例子?)学生说;一个求职者的事情。

点评;这里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否则学生就会往买东西上靠。

还有什么例子?

学生说:打篮球的例子

同学们,苏格拉底弟子跟随他多年,他们的悟性一定非常好,这个道理蕴含在课文的最后一节里,请你们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个道理究竟是什么?

(1)学生自读,谈道理(说的明白,听得清楚)

(2)两个也……

(3)让我们铭记这个道理,将它永远地记在脑子里,把这段话好好地背一下!(学生自主背诵本段)

(4)学生齐背

1.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麦穗这两个字,你还认为这是麦穗吗?

2.你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说:我们应该抓住现在感受未来。

3.下面是部分名人的名言,请大家自己读读,好吗?

此时电脑的屏幕出现问题,薄老师急中生智地说:“让老师来读给大家听,这也是一种感受。”

老师读名言,并板书:不失时机,抓住眼前的那一穗,因为我们应该追求远大的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泳中的挫折
我的大姐姐
课间十分钟
我喜欢剪报
我的爷爷
署假爸爸带我去下乡
家乡的秋天
书,我的好朋友
美丽的郑风苑
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
飞进车厢的蝴蝶
我是“书虫”
我学会溜冰了
可爱的仓鼠
难忘的小插曲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报告
2012年高中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大一学生入党申请书
大学新生入党志愿书及个人自传
2012年7月青年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012年9月最新入党申请书
9月大学生入党志愿
2012年10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1岁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010大四毕业生入党申请书
2010国有企业员工入党申请书
转预备党员入党志愿
2012年9月入党申请书
2012年11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18岁青年人的入党申请书
计划生育新政策在农村80后群体中的
浅谈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实践分析
论电子证据的认定
浅析票据代行
浅析证券电子商务信息流
论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完善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建立网络借贷平台市场准入制度的设想
秩序需要无微不至的保护
浅析我国受虐儿童权利现状
有关民事行为的效力问题分析
浅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现代法治视野下的宗族调解
论治安案件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修辞分析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词语解释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春景诗歌改写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课文景象对比
《游褒禅山记》中心思想
《赤壁赋》课文背景知识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写作背景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课文相关人物简介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心思想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之三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之一
《赤壁赋》古今异义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之二
《赤壁赋》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