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理想的风筝》教案之三

《理想的风筝》教案之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理想的风筝》教案之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春天,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景生情,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上课

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

14.理想的风筝

放风筝

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游龙盈山庄
智斗松鼠王
家乡的冬雪
一根香肠、老鼠和小鸟
未来的书包
我得到了关怀
放假趣事
我最敬爱的老师
快乐的一天
开心的端午节
爱“管闲事”的我
端午节
小鸟和蜜蜂
可爱的我
我们班的“八大家”
宪法价值与宪法价值冲突_宪法论文(1)
1998年《人权法案》及其对英国宪法的影响_宪法论文(1)
关于中国传统父子关系中的“孝”及其含义变化
浅论中国传统公文制度中的“押”与“花押”
关于中国传统华夷之辨研究综述
省级电视媒体公益传播的现状与路径
青海化隆乙什扎藏族部落传统婚姻习俗调查
计算机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论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_宪法论文(1)
浅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及背后问题
民法学与宪法学对话之前因后果_宪法论文(1)
浅谈中国传统风水学科学原理的基本猜想
试论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研究
浅谈土族文学艺术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二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二
《爬山虎的脚》教案
《新型玻璃》教案
《珍珠泉》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案
《和时间赛跑》教案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
《颐和园》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方案
《观潮》教案
《幸福是什么》教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