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之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
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后全班齐读。
四、作业: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音乐
- “植树节”的感想
- 小兔子
- 奇妙的植物
- 互相帮助
- 地震啦
- 航模比赛
- 读《走遍天下 万事如意》有感
- 广场的清晨
- 我喜爱的老师
- 仔细观察
- 回家的路上
- 放飞的小鸟
- 我们爱小飞机
- 试飞
- 现代音乐美学思想探微
- 陕北民歌及其代表作《兰花花》
- 浅析音乐在艺术体操动作节奏中的作用
- 剧目片断中重唱伴奏的声效设计
- 试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分析
- 试析美声唱法中国化——秉承传统,洋为中用
- 混凝土(交通工程)质量通病采取的措施
- ABCUpload上传组件在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中平能化集团平煤股份一矿戊
-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要点
- 轨道交通项目中采用BT模式确定工程造价方法探讨
- 欣赏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 浅谈特大桥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控制
- 浅论想象力和心理素质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 论析音乐的特殊功能 走出音乐教育的误区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9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8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9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0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3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8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3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4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2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4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0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22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