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苏教版《黄果树瀑布》教案

苏教版《黄果树瀑布》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1

苏教版《黄果树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这节课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哪些地方观赏黄果树瀑布的?

交流,小结。

三、再读课文

1、读2—4自然段

⑴指名读,想一想: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⑵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1自然段:瀑布的声音大。

①自由读、指名读。

②学生评议朗读,体会瀑布声音“渐近渐响”的变化。

③听录音,感受。

④感情朗读。

第2自然段:瀑布的形态宽。

①自由读。

②抓住句中打比方的地方,体会瀑布的宽。

③再读,想象。

④看录象,感受。

⑤感情朗读。

第3自然段:“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①自由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想象:“银雨撒金街”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③看录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⑶小结。

2、讲读5—7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⑵指名读6—7自然段。想一想:坐在谷底的岩石上,看到离自己这么近的瀑布,你觉得黄果树瀑布怎么样?

⑶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6自然段。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交流。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③背诵《望庐山瀑布》,比较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宽;

④听录音,再次感受瀑布声音的大。

⑤抓住“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活力,我们为之兴奋。

⑥感情朗读。

⑦小结。

第7自然段。

①教师引读。

②自由读,抓住“只觉得胸膛在扩展”,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生机,我们拥抱瀑布。

③看录象,再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⑷小结

3、讲读第8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

⑵我们被眼前的瀑布陶醉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①写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②交流。

③作者又是怎么说的?朗读第1自然段。板书:大自然的杰作

四、齐读课文

五、课外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下面的内容,练一练: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2、你喜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或试着背诵下来。

3、通过写诗或作画的方法,把你学了课文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 大自然的杰作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眼中的我
我学会了自行车
纳米机器人
记一次有趣的中秋节博饼活动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我的五个小伙伴
蚂蚁搬家
外星奇遇
我见过的春天
妈妈的“辞职书”
春节
春天的汴京公园
致爸爸的一封信
暴雨
拾金不昧
最新的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学三年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优秀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0入党申请书格式
党课学习后的入党申请书范文
支农支教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最新的普通军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科学发展观的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5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青年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高中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
最新2012年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0医生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0入党申请书范文
银行职员入党申请书
最后的俄罗斯手工列巴店
小学语文命题探索
惠远城的杨柳青人
陈大毛偷了一枝笔
松鼠(外二章)
微醺的黄昏(组诗)
财政部:民办职业教育可免征土地及房屋契税
妈妈下地去了
叙事的真相与小说的力量
用疼来治愈疼痛
轻而易举将人性洞穿
萤火虫喂养成一轮明月
初到新疆琐忆
太阳照在九楼上
凝望浩渺的苍穹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二
《金岳霖先生》语言特色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五
《包身工》教学案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之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鉴赏点示
《金岳霖先生》教学构思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评点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四
《短新闻两篇》写作背景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内容提示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