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四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四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

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干和大人“吵架”的同学
我的老师
吾母二记
成长中的我
老妈你再唠叨,我就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四大美女
我的老师真健忘
《虹猫蓝兔七侠传》人物大评选
我的朋友――“小小图书馆”
特别的朋友
慈爱的爷爷
“怪胎”奇谈
我是“另类”
我的倒霉日记
小小的我
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
关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控制措施的探析
论市政道路工程监理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市政道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问题及其技术要点分析
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管理之我见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特征分析与探讨
探究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施工要点的研究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
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市政道桥工程问题及施工技术与方法
关于市政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
浅议质量控制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相关性分析
《争论的故事》教案之五
《剪枝的学问》教案之一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一练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争论的故事》教案之四
苏教版《揠苗助长》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日月潭的传说》课文原文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之三
《槐乡五月》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海底世界》同步练习
《争论的故事》同步练习
苏教版《海底世界》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鹬蚌相争》教案之三
《争论的故事》说课稿之一
《争论的故事 》课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