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四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四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

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猫师傅和老虎徒弟
我认识的新伙伴
美丽的玉鼎广场
小乌龟
人类的未来
我的课余爱好
我发明的机器人
意外
有趣的一件事
游泳去!
捉知了
我最喜欢的卡通明星——机器猫
我的奶奶
我家的植物
一张照片
2012年农村青年入党申请书例文
2012年大学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11月入党申请书范文2篇
大学干部十一月入党申请书
部队2012年个人入党申请书
11月工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0届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2012年11月入党申请书
2012年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自传经典参考模版
2012年青年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申请书标准范文模板
2010入党申请书模板
军人2012年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2012年入党申请书
浅论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研究关于寻找网络质量的峰值
研究生态移民区保障性生产问题
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渗漏防治措施
怎样组织计算机课堂教学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分析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研究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动力机制
思考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研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探索网络机房管理和维护模式
分析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创建路径
创新高职产学合作模式
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3
《愚公移山》中心思想
《愚公移山》通假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本剧
《愚公移山》时代背景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课文背景知识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3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3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愚公移山》人物描写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2
《愚公移山》语法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