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一课的教学方法
翻新时间:2023-08-05
《第一朵杏花》一课的教学方法
课文《第一朵杏花》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竺可桢的“日记”贯穿整个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日记”反映竺可桢的工作生活,反映竺可桢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一、日记导入。
“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摄氏度,最低零下7摄氏度。”这日记是他在逝世的前一天用颤抖的笔写下的。这是很感人的。在教学中,我通过日记的导入,教师语言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到这不好似一篇普通的日记,感受到这是竺可桢毕生的心血,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情意,……
二、日记数量。
在体会了竺可桢写的最后一篇日记后,我又让学生找一找这样的日记还有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其他的几篇日记,但学生却忽略了两个省略号,我利用这一点问,为什么要连这用两个省略号,让学生明白两个省略号说明日记很多很多。接下来,我又从句子“从1936年到……,他记了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共有近千万字!”让学生感受到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他把日记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三、读懂日记。
看到竺可桢的日记,我们会有更多的感受在里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从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
这个问题的提出,避免了一步一步地问,而是让学生带着这个大问题自己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当然这个问题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日记情怀。
竺可桢的日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永远也看不完。他的日记已出版,而且是第一个,可见日记不一般。所以,最后,我以竺可桢的日记作为结尾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特别容易接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To Be a Teacher 0r a Businessman
- 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
- My Hobbies
-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 Comments on the Second Class
- My Best Friend
- Pollution
- 乐的一天(a happy day)
- My School life
- My Daily Schedule
- Don't Let Card Collecting Affect Your St
- Travels on Holidays in China(在中国的假期旅行)
- Building a Paper Factory
- My favorite animals
-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 ASP
- 在微机上模拟电器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
- EXCEL在工资管理中的运用
- 加密与解密算法的研究
- 对基于GRE和IPSec的动态VPN技术的分析及实现
-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浅析
- 动态哈夫曼编码的改进
- 用VB学做“黑客”程序
- 基于ARM核的AT75C220及其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 Delphi
- ASP 3.0高级编程(三)
- Linux内核源代码的阅读和工具介绍
- 间谍软件之危害及其防范对策
- 基于PKI的电子商务安全密钥托管技术
- 利用EXCEL实现财务预测的回归分析
- 《童年的发现》趣闻故事
- 《冬阳·童年·骆驼队》重点字词的意思
- 《童年的发现》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童年的发现》重难点分析
- 《童年的发现》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范文习作
- 《童年的发现》整体阅读感知
- 《冬阳·童年·骆驼队》考点练兵 基础篇
- 《童年的发现》重点问题探究
- 《童年的发现》考点练兵 阅读篇
- 《童年的发现》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分析篇
- 《童年的发现》老师语录
- 《童年的发现》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精解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