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蚁国英雄”》教案之一
教材简析:
《蚁国英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一则故事,故事讲的是一群蚂蚁面对肆虐的火神扭成一团,在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的保护下冲出火海的故事。故事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精神与献身精神。
设计理念:
本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重视学生主参与精神,珍视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鼓励求异和探究。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并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振。
教学要求:
1、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蚁国英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并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课文,理解蚁国英雄的壮举。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蚁国英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并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导入课文
1.课外读书情况调查,谁读过《水浒传》,考一考:《水浒传》中的有一个“打虎英雄”,你知道他叫什么吗?为什么称他为打虎英雄?
2.评价:读书浅尝辄止就会浮光掠影,你很认真,所以无所不晓。
3.今天我们又要去读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谁知道课题?师板书课题“蚁国英雄”,齐读课题。
二、检查初读,了解大意
1.检查朗读情况。
轮读课文,纠正字音
2.静下心来,默读课文,你能不能选择课文有关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针对性评价:看来你们是明白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真不错。
3.你们这么聪明,不用教就会了,那么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联系课文内容说句话,行吗?
针对性评价:你们不仅读明白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还能读出自己的理解,真是太棒了。
三、细读感悟,掀起高潮。
1.现在同学们闭目凝思,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蚂蚁们遇到了危险情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岌岌可危、生命垂危、身馅囹圄、危在旦夕、面临险境……)
过渡延展: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一个意思,可以用很多个词来概括,
如果我们常做这样的练习,我们的语言将会及其丰富。
蚂蚁们脱离危险的情形,我们也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劫后余生、死里逃生、九死一生……)
2.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些正在突围的蚂蚁身上了,请同学们将课文中描写这些蚂蚁突围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好好读一读。
3.
指生读,相机出示
“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并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岗位。”
读这段话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能扣住文字来说说为什么吗?
(1)“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的理解。
(2)“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岗位。”的理解
我们学过一个词叫做“死而后已”它的意思是(一直到死才停止)。可是这些外层蚂蚁到死也没有松动丝毫。是什么支持着它们呢?这些蚁国英雄们在烈火焚烧中可能想些什么呢?
过渡小结:
此时,我们仿佛置身在熊熊烈焰旁,耳边传来的是烈火中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鼻孔中弥漫着焚烧中的焦臭味,眼前看到的是区区弱者用生命换取更多生命生存的壮举,我们的心被他们高尚举动深深感动。
播放课件。
指名个性化朗读,齐读
五、激情揭题,升华感情
1、师述:这样的场景我们怎么能不感动,我们怎么能不为之顿生钦佩之情。
本文的作者这样写道: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无以复加地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金马《蝼蚁壮歌》
2、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就让我们写一写。
3、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绝境中往往总能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样的生命往往总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正是这一群“蚁国英雄”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板书:生命的壮歌。齐读: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
板书:
17、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在网上发表文章了
- 难忘的数学竞赛
- 我的多动症
- 《大渡河》观后感
- 我上网体会到了……
- 时钟里的风波
- 包饺子
- 我的生日PARTY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第一次当国旗班
- 有趣的语文课
- 给爸爸戴眼镜
- 美丽的秋天
- 我的玩具朋友——恐龙合体战队
- 游戏血战上海滩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规划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程的设计导则
- 以全球化视角看邓小平文化观
- 美国新帝国主义全球战略的政治哲学解读
- 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技术集成化探析
- 电气审图要点
- 城市轨道交通中压双环网运行方式和联锁、联跳关系研究
- 转型社会的法与秩序:俄罗斯现象
- 论毛泽东“左”比右好的党性特色
- 浅析建筑电气施工管理
- 地铁车轮外形磨耗自动检测系统
- 浅析农村小水电站力率关系
- 电梯电气故障检修实训教学的探索
- 城市快速轨道建设与环境保护
- 面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的冷静思考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二
- 《黄山奇石》综合资料
- 《葡萄沟》综合资料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三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一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 《日月潭》教学构想
-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