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6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之一
这是一篇科普童话,是一篇非常人性化的童话。读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给了我本人一个科学发展观。所以,我认为教学这一课,我们应该把科学发展观的小理念还给孩子,让他们懂得科学,懂得发展。
云雀是什么样的一个鸟?我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找到了解释:鸟,赤褐色,有黑色斑纹,嘴又尖又小,翅膀大,能高飞,叫声嘹亮动听。从这种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所列的事件不是一种随意的假想,并没有违反一些规则。如果云雀自身不具备飞得高的特点,文中的“那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就缺少了“真实”(这是一种虚构的真实),而课文中云雀妈妈与小云雀的对话很美,仔细想一想,用我们大脑去听听,感觉有种嘹亮动听的存在,这其实也是一种“真实”。我想从这一点上,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上不可以乱想,自己写动物要把其特点表现出来。而认识这种意义上的“真实”,其实也是科学的引导。
课文通过云雀妈妈与小云雀的多场景对话,向师生讲述着一种美好的心愿——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一课有三个知识是要学生掌握的,一是绿洲是怎么变成沙漠的,二是森林水库,三是“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云雀妈妈”就是一个科学家,她把科学的知识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明白这两个最基本的东西,与我们生存息息相关的东西,明白这一些,其实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就明白人们许多做法的错误。
学习这一课,其实自然可以联系到这个单元所学过的那三篇文章,一篇是《特殊的葬礼》、二是《沙漠中的绿洲》、三是《古诗两首》。想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一单元的主题。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所以在教学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课是一种总结,所以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就确定的科学发展观上。我们不要说孩子小,我们应该把这个概念给学生,我们应该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明白学习这一单元我们的目的在哪里。“葬礼”的引领,让同学们沉重过,“沙漠中的绿洲”让同学们慨叹过,《古诗两首》让孩子享受过古代孩子的那种乐趣,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就是共同完成这个心愿。
怎么完成?拥有科学发展观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拥有科学发展,行动起来,那个葬礼才不在有。完成是要有代价的,沙漠中的绿洲告诉我们这些代价,但花了代价是需要的,这既是对人类的惩罚,也是对人类的呼唤,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后代的生存,就应该去完成这个心愿。
这一单元要学完了,但不能让学生感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水幕电影
- 家乡的秋色
- 未来的电脑
- 会跳舞的葡萄干
- 长城
- 一次难忘的朗读大赛
- 观看动画片《天眼》有感
- 游泳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惊险的风筝节
- 秋游
- 宁愿少一分
- 钓鱼
- 自由的星期天
- 我发现海海水里有沙子
- 证券市场制度性变革下企业并购的机遇(1)
- 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经营中的应用(1)
- 关于资产减值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府干预与控制(1)
- 行为财务理论浅析(1)
- 浅析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1)
- 华能国际电力收购与资本扩张案例分析(1)
- 对医疗行业固定资产购置核算的思考(1)
-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后勤集团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1)
- 资金控制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应用(1)
- 财务管理八大陷阱(1)
- 浅析工业企业基建业务财务管理(1)
- 论国有资本收益确认及监督管理(1)
- 从风险认识角度看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1)
- 解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第8号——经营分部》(1)
- 《珍珠鸟》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 《珍珠鸟》教学设计10第二课时
- 《珍珠鸟》练习设计
- 《珍珠鸟》2
- 《珍珠鸟》教学设计10第一课时
- 《珍珠鸟》教学设计9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珍珠鸟》教学实录之一
- 《珍珠鸟》
- 《珍珠鸟》教学实录之二
- 《珍珠鸟》教案
- 《珍珠鸟》教学设计6
- 《珍珠鸟》课文结构
- 《珍珠鸟》教学设计8
- 《珍珠鸟》教学设计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