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虎门销烟》教案之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反对战争,拥护和平
- 我诅咒战争
- 背起行囊走四方
- 江上明珠——石宝寨
- 和平鸽
- 铸剑为犁感想
- 背着行囊走四方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 我渴望和平
- 给安南先生的一封信
- 战争·痛苦
- 让世界充满爱
- 让世界充满爱
- 古诗中的春
- “和平”号
- 对油画构图艺术剖析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模式
- 巴蜀书法奇才蔡永成
- 浅谈用绘画促进阅读
- 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
- 私人美术馆·时代
- 油画艺术的主客观色彩转换
- 报纸美术编辑创新路径浅析
- 油画构图艺术剖析
- 美术行业经济投资价值
- 油画艺术中整体性之作用
- 国画大师向总理要酒喝
- 分析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学院14%
- 油画艺术的色彩运用思索
- 真实的震撼——中国儿童美术的未来思考
- 《金色的鱼钩》重点问题探究
-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二
-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 《打电话》趣闻故事
-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意思
- 《打电话》考点练兵(二)
-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文章阅读
-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积累篇
-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二
- 《再见了,亲人》重点语句探究
- 《再见了,亲人》整体阅读感知
-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