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4
《跟踪台风的卫星》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课前谈话:
同学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男老师还是女老师?(你们真聪明,一眼就能看出我是个男老师)你们是哪个班的?(三1班)三1班是最棒的,能响亮地告诉大家吗?(学生大声回答)自信就能成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下面我们听写几个上午学过的词语,有信心写得端正美观吗?
报告
第三代
气象卫星
监视
跟踪
请同学们自己当一回小老师,对照屏幕,对的打上★,错的自己订正。
屏幕同时出示这几个词语。
全对的举手,表扬一下自己。
你能选用三个、四个甚至全部词语说一句话吗?
指名学生说,教师边听边在黑板上板书、贴画。
卫星是怎么跟踪、监视的呢?自读三、四小节。
你觉得这台风最想让人知道什么?(学生回答:他很厉害)
你能读出这厉害吗?用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评价:你觉得他厉害吗?他嚷给谁听的?
气象卫星能听到吗?谁再来试试?
你们想把这台风读得好些吗?
出示有关台风的一段录象,学生观看
看了之后,你知道台风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
现在谁还想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在台风看来,这气象卫星太小了,小归小,可功能好,出示句子:“可我偏偏爱跟着你……”指名读
提示:注意“偏偏”
“台风……扑过去。”全班分两组,比试一下那边的台风更猛烈些?分组读,齐读。
台风想扑扑不到,后来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读5、6、7小节,划划句子,从哪里看出气象卫星的本领大?
读了第五节,你觉得哪里看出气象卫星本领大?
指名读,读前老师提两个建议:1、捧起书来读;2、注意“仍然”
出示句子:“他感到有点累,正想……自己。”
他想“甩气象卫星”,是因为台风累了,可气象卫星还跟着他,是怎么跟着的?
强调“紧紧”,指名读,评价
假如你是气象卫星,你会怎样嘲笑他?
指名学生,问:你是谁?你会怎样嘲笑他?该学生用书中的句子说,齐说。
这么多气象卫星紧紧跟着,台风一定消失了,是这样吗?指名读下文。
台风更狂了,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2个学生读:“台风暴跳如雷……扑去。”
“他像……”可是有用吗?
再来找找,你能发现气象卫星本领大吗?
“谈笑风生”,人们谈笑风生,怎么说卫星本领大呢?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人们谈笑风生?
为什么台风暴跳如雷的时候,人们还谈笑风生?
这里面有谁的功劳?
难怪他自豪地说:“啊,……你的行踪!”(出示)
这句话怎样读?
“早”指名读
“自豪”指名读
多长时间报告?“每隔”突出,自读,指名读
为什么人们早就知道?
上课到现在已经25分钟了,卫星已经报告了一次,可台风才行进了四、五千米。
人们什么时候做准备的?卫星什么时候开始报告的?
所以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艾了,无论台风走到那里,卫星都紧紧……(板画)
你们想做台风、卫星吗?同桌两个人分角色练习,准备较量。
谁愿意做气象卫星和台风较量一下?指名两个学生上来读书,戴上头饰。
评价
师:一天下午,卫星又在监视海面,可是这次,它发现了很多很多卫星,它们是谁呢?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一下,气象卫星又怎么和它们打招呼呢?
指名两个学生表演,介绍各自的名称和作用。(一学生说自己是侦察卫星,一学生说自己是通讯卫星。)
你们知道这些卫星都是谁研制出来的吗?
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才干……
你还知道有哪些卫星吗?
作业:选择其中一个卫星做研究,说出它的名称,了解它的作用,你可以贴图片,配文字,还可以列表格。课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板书
跟踪台风的卫星
卫星(图片)→
↓
跟踪
监视
扑
↑
甩
←台风(图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喜迎奥运爱我漳州
- 我是‘电视迷’
- 端午节
- 象棋迷爷爷
- 农家乐趣
- 粗心的丁丁
- 《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 我的第一个暑假
- 国庆见闻
- 我家的星期天
- 宜昌
- 第一次游泳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第一次失败
- 下雨了
-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 禅宗的美学智慧——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现象学美学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面面观
- 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上)
- 全球化、民主化与漠视的政治
- 我国近年网络艺术的发展
- 作为侵权法正当性基础的结果责任(1)论文
- 《阿姐鼓》与90年代文化
- 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
- 托克维尔对现代性的概括:平等
- 中国传统伦理审美谐和论
- 西方音乐学构架中的我国音乐理论教育
-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上)
- 北京基督教教堂建筑
-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荷叶圆圆》 第二课时教案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
- 《影子》第一课时教案
- 《画家乡》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画》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阳光》第一课时教案
- 《影子》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新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兰兰过桥》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