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蜗牛的奖杯》教案之二

《蜗牛的奖杯》教案之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蜗牛的奖杯》教案之二

教材分析

《蜗牛的奖杯》是《实验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图中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教学准备

1、与教材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2、蜗牛飞行图和蜗牛爬行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试一试你能猜得出来吗?“名字叫作牛,不能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学生猜出后教师相机板书:蜗牛。

2、(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蜗牛爬行图)谁来介绍一下蜗牛?

3、师设悬念:其实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它是什么样子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蜗牛飞行图)

看,多可爱的小蜗牛。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5、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如果你就是这只能自由飞行的蜗牛,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心情读出来。突出“有力”、“自由”。

6、同学们,读到这里,看着这两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读了《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相信你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的奖杯)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材,应敢于进行大胆的处理,以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读、听,纠正读错的地方。

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4、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喜欢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得对不对。

5、默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读懂了吗?

6、交流:蜗牛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奖杯,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别人夺了去,晚上睡都睡在奖杯里,天长日久,蜗牛就变成现在这样了。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我要知道,因此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认真、高效率的。同时,唯有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过渡:蜗牛的硬壳原来是奖杯变的呀!让我们一齐好好读读故事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一)学习二自然段

1、指名读二自然段、齐读。

2、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多媒体显示比赛场面)蜗牛都甩下了谁?后面还会有谁?所有这些对手都被蜗牛甩得很远,这就是------“遥遥领先”。(多媒体出示词语“遥遥领先”)因此,它捧走了冠军奖杯,成了飞行冠军。(在蜗牛飞行图下面板书:飞行冠军)

3、如果你观看了当时的比赛,你不想夸夸这位冠军吗?你会怎么夸它?

4、指导第二自然段:把你对它的夸奖赞美读出来吧。指名读,评价。

[凭借媒体的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体会。]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是这只蜗牛,你手捧着金灿灿的奖杯,听着人们对你的夸奖、赞美,你会怎么想呢?是呀,此时这只蜗牛手捧奖杯,它有兴奋、有得意、有自豪。从此它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明读这一段:认真听,你又知道了哪些刚才你不知道的?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4、引导学生读句子“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理解“惟恐”。它就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它遇到别人,会对别人说些什么?现在你就是这只蜗牛,你背着金灿灿的大奖杯,会对别人说些什么?谁来表演?哪只蜗牛还想说?同学们,听了蜗牛的话,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蜗牛?。谁再来读这段话?(出示句子:“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

5、它白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到了晚上呢?(出示句子“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指名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理解“生怕”。该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评价。

6、蜗牛成天背着奖杯,它还能飞吗?为什么?指名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创设情境,进行角色间的换位、移情体验,让学生在演、说、读中体味蜗牛的心情,更好地把握其形象。]

(三)、学习第四段。

1、蜗牛飞不动了,不止如此,更糟糕的事还在后面呢。你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看看能知道些什么。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出示爬行的蜗牛图,相机指导理解“退化”、“勉强”的意思。蜗牛的翅膀为什么退化了?

3、将蜗牛的两幅图进行对照:现在蜗牛的心情是怎样的?把它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四、回归整体渗透教育。

1、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蜗牛原来是了不起的飞行冠军,现在却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是什么原因使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相信你会理解得更深,回答得更好。

2、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师总结:是呀,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得到奖状,得到奖品,也可能会得到奖杯,但是千万不能骄傲,不能像这只蜗牛一样让奖杯阻碍了自己前进。而应该让它成为激励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让学生借教育别人而进行自我教育,逐步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布置作业:

这么好的故事,你想不想讲给别人听?想不想把它表演出来?你可以讲给别人听,可以找你的伙伴合作表演,还可以邀请老师观看。

点评:

本文的教学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寓言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切忌教师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如通过对“得意洋洋”、“成天”、“惟恐”、“生怕”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的表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味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此外,教师还注意了角色的转换和情境的创设,像“你现在就是这只能自由飞翔的蜗牛,你的心情怎样?”、“你就是这只获奖的蜗牛,你心里怎么想?你碰到别人会怎么说?表演出来”等,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课文的寓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机器人科普展
我的航模情结
节约用水
“书迷门第”
考试
吹泡泡
小霜花
花bo会
日记
给妈妈洗脚
乡下孩子
常远日记四篇
做贺卡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启示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浅谈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浅析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探讨
浅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试论高等教育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性思考
关于甘肃省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浅谈高等学校艺术普及教育刍议
试论加强大学生忧患教育
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
浅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模式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四步曲”
《变色龙》教学实录
自主学习也需要恰当引导──《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教学实录
杰克·伦敦的悲剧
独辟蹊径 舒卷自如──《变色龙》活动课
《热爱生命》有关资料
想起了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变色龙》教学实录
给记叙性课文编写“续集”
从消极走向积极,从模糊走向清晰
教课一得──《变色龙》板书艺术的构思
《变色龙》教学杂谈
水手、淘金者、战地记者杰克·伦敦
朗读,语文教学必不可少──《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