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3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材说明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详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过少,所以在教学上重点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一分钟内自我检查订正,并跟同桌说说,你找到写错别字的原因。
3.导入新课。
二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1.屏幕呈现傣族人民泼水的欢乐场面。
2.去了西双版纳你最想干什么?
3.师生共演坐火车去西双版纳。
三整体感知体验欢乐
1.自由朗读课
(提醒朗读时注意读书姿势、表情等)
2.课件出示问题。
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泼水的句子和欢乐的场面吗?试试看,相信你能找到的。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完整,并对回答好的同学,老师示范表演泼水的动作并送上祝福的话。)
3.屏幕出示泼水场面。
①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画面。
②师生共演泼水的动作。
(让学生知道应一边泼一边送上祝福的话。)
③指名表演。
A 生评。
B 询问有几种泼水动作。
(老师举例点拔,让学生明白灌和泼的不同之处。)
④学生自由朗读。
朗读内容:“开始泼水了,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⑤指名读,师生共评。
⑥个人大挑战比赛读。
4.傣族人民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呢?
①生生互说。
②生自由朗读。
③小组比赛读。
5.如果你是傣族人民,泼水节这一天早上你会干什么?
四巩固练习,推向高潮。
(师带“记者证”)
1.傣族人民你们好,我是灵宝电视台的记者,询问一下,老爷爷你为什么要在清水里滴香水,撒花瓣?
2.小朋友,你的身上湿淋淋的,你高兴吗?
3.老妈妈,天色已晚你怎么还不回家呢?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4.让我们看着这优美的环境,听着舒缓的音乐,跟随老妈妈一齐参加其他的节目好吗?(“老妈妈”领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会祝福,练习说话
西双版纳这里的景色迷人,傣族人民热情,更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真是不愿离去,在临走之时,把你们美好的祝福送给傣族人民好吗?
六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师生表演坐火车回学校。
2.屏幕出示:“吉”“祥”“淋”“湿”
A 交朋友
B 说说喜欢哪个词语
C 识记方法
D 书写时注意事项
E 书写
七课外延伸,选择练习
1.把这欢乐的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
2.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目。
3.依照《欢乐的泼水节》,任选一个其他民族有代表性的节目简单介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只小小鸟
- 家长会的时候
- 读《一夜的工作》有感
- 我的榜样
- 我好后悔
- 回家的感觉真好
- 秘密
- 生活告诉我
- 陷阱
- 短短的十分钟
- “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
- 下辈子我要当个男孩儿
- 学习的乐趣
- 读《凡卡》有感
- 快乐时刻
- 试论技师学院学生节能习惯的培养
- 简论中美日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
- 试析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
- 关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关于服务营销理念在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中的运用
- 关于“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探讨
- 论以科技创新为载体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 关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历史教育探析
- 论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 简析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与辩证性
-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和谐模式的构建
-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有效开展谈心工作的原则策略浅析
- 对于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
- 试析民办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 关于创业体验自主活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践
- 《诗五首》问题探究
- 《诗五首》结构分析
- 《诗五首》中心意思
- 《诗五首》通假字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文评点
- 《诗五首》课文背景知识
- 《诗五首》课文题解
- 《诗五首》多音字辨析
- 《诗五首》学法指导
- 《诗五首》写作借鉴
- 《诗五首》写作特色
- 《诗五首》课文翻译
- 《诗五首》疑难解析
- 《诗五首》词义辨析
- 《诗五首》知识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