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3-18
《猴子种果树》课堂教学反思
《猴子种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地拔掉快要成活的果树,最终一事无成的事。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教学中能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知识与技能。认识“猴、梨、将、谚、樱”,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七个字及“拔掉、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认识寸字旁。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3、情感价值观: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
为辅助教学,我设计了比较引人的教具。有精美的图片,有动画,轻松的音乐,还有表演用的头饰等道具。
开火车、有节奏地拍手孩子很喜欢。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先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拍手认读词语复习词语,快速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由此揭示课题,并就题抓中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当教学课文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猴子种果树的经过和结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没有主见,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的道理。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请大家看1——3自然段,说说猴子首先种了什么树?接着老师板书:梨树,老师板书的时候,孩子怎么办?跟着老师书空,不愧是一个好办法。在我板书的时候孩子跟着书空,让孩子的眼、手、脑都动起来,更有利于掌握文章的主线、汉字的笔顺、词语的识记,然后出课件:梨子图片再过渡到学习第二自然段:这么诱人的梨子猴子吃到了吗?
在学习课文的第2至8自然段时,我根据课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和叙述形式相似的特点,先扶后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认为在学习第2、3自然段的时候要以扶为主,提出问题:正当梨树快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接着用课件形象感知,再返回课文看:乌鸦飞来了,干什么?说什么?谁来把乌鸦的话读一读?乌鸦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学们看他读得怎么样?然后看课件的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用耐心说话。再理解农谚梨五杏四。最后分角色朗读猴子与乌鸦的对话。
教学课文第4——7自然段,在优美的轻松音乐里放手让孩子根据合作学习要求学习。老师根据要求检查。指导朗读。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思维较活跃,一般能积极地进行思考,争取回答问题,只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楚,但是其他学生能及时地给予理更正。本文中有三句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对这三句农谚的理解学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话来说,用自己的感觉去理解。
乐于表演是孩子的天性喜好,自编自演童话剧充分发挥了孩子对角色的想象力、创造力。
总之,我在教学时抓住动物的特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让孩子懂得做事要有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以导“说”、“读”、“疑”、“演”的过程来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同时注意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可以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对猴子的评价可以多元化。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一个道理,贪图眼前利益,一心想着省事的人,最终,一无所获。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自己看准的事,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让学生以这个寓言故事来教育自己,使自己不会犯小猴子的错误。
另外也有几点遗憾:1、在录相的时候如果配话筒,效果会更好。2、因为回答问题都是点名,很多时候没有配合用手指点孩子起来回答问题,因而摄相师的镜头有点跟慢,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特写镜头不够多。3、日常教学任务重,决定着手准备录相课的时间短暂,准备以及编辑不够充分。
下次有机会上录相课,准备充分一些,投入更多的热情与时间,相信效果更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猜测中的军训
- 爱——妈妈的无私付出
- 看妈妈拖地
- 我的理想
- 动物园看花孔雀
- 妈妈带我逛超市
- 雪中去学琴
- 中国少年
- 操场上
- 妈妈病了
- 我的同桌
- 打预防针
- 我的小电筒
- 《狼与羊》的启示
- 母爱
- 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大学外语教学
- 浅谈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
- 浅谈《英美概况》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培养文化意识
- 关于优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关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困扰与出路
- 试论高等林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 论跨文化交际与高级英语教学
- 浅析高等林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材料力学》多媒体与双语组合教学的研究
- 关于提高林业高等院校研究生质量的实践与经验
- 简析网络话语方式中的文化意识觉醒和文化信心重建
- 关于提高文化意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红楼梦四大家族关系表
- 从香菱学诗说起──王维《使至塞上》名句赏析
- “含读”出意味──由《范进中举》说开去
- 曹雪芹为何不写吸烟
- 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教学故事
- 香菱身世和性格探讨
- 一节出乎意料的探究课──探究式教学之《范进中举》
- 香菱学诗
- 《香菱学诗》有关资料
- 《红楼梦》简介
- 黛玉如何教香菱学诗
-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 香菱学诗
- 《范进中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