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30
《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之四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惹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得洁净、艳丽。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来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儿童喜爱,要注重指导进行朗读,背诵,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语言积累。课文字里行间充满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长期培养,我班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较强,特别是童话类的故事更能提起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孩子们在教学中自主求知欲和表现力都较强,上该类课文课堂气氛较活跃。
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改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读为本,以读带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力求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学习,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乐于观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房、公、及、客”四个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以读感悟:有云时,云朵的千姿百态;无云时,天空的洁净。能诵背课文。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游戏复习生词:(1)开火车读词语。(2)课件游戏“打雪人”生口头填词,师操作。
2、激趣导入
(1)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2)学生质疑:云房子是什么?小鸟是怎样造云房子的?造了怎样的云房子?(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型。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师范读课文,分小组读课文。(相应进行师生、生生互评)
三、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背第一自然段,同时出示画图及句子“哇,这么多的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2、生练读此句,在评议中感受“!”的读法。
3、引入:不一会,云房子造好了,在哪个自然段写出来?(生答)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后同桌互读,互相说说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互相画画。
(2)指名同桌读课文,(生评议,在请同桌练读),派一名学生拿着画说说小鸟造了哪些云房子?
(3)贴出学生的画,小鸟造的云房子怎样?(学生指出应读出的语气)练习朗读,后看着画背课文。
(4)引:小鸟还会造出怎样的云房子呢?下面请你们也当当可爱的小鸟来造自己心目中的云房子吧!
(5)小组按“白云真()呀!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的句式练说说自己想造的云房子。
(6)指名各组代上黑板画云房子,再按句式说说黑板上的云房子。(评想象小明星奖)
(7)引入:这么多美丽的云房子,勤劳的“小鸟们”,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哪几自然段写小鸟开心的心情?(生答)
5、学生自读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分组读,读出快乐的语气。
(2)师生进行“做客”的表演。(评议)
(3)练习背诵这两段。
(4)引:正在小鸟开心的时候,忽然,吹来一阵风,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答,课件演示)。
6、学习五、六自然段。
(1)学生自读这两段,后同桌互读,讨论从这两段中读懂了什么?不明白什么?
(2)分别指名练五、六自然段。(自评,生评)
(3)学生回答弄懂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互相解决。
(4)进行颂背练习。
7、说说用什么办法把云房子留下来?(生用朗读、背诵、画画、写小作文的方法留下云房子。)
8、生汇报各自留下云房子的情况。
9、师小结全文,生朗读或背诵全文。
四、写字练习
1、出示“房、公、及、客”,学生认读。
2、分组说说如何记住这些字,后指名记字,口头组词。
3、互助描红,进行评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就是我
- 有趣的美术课
- 庐山漂流
- 一件有意义的事
- 离群的小鸡
- 墙角的小蚂蚁
- 快乐小天使
- 我家的宠物
- 课间十分钟
- 美丽的公园
- 我的外婆
- 我学会了洗手帕
- 一场意外
- 家乡的竹林
- 未来的机器人老师
- 中国的零基预算改革
- 引咎辞职:行政问责制走向法定化的标志(1)论文
- 谈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
-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1)论文
- 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的更新(1)论文
- 从符号学的意义观探讨英译《阿Q正传》的几个问题
- 谈医学英语翻译的特点
- 英汉法律术语的不完全对等现象
-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 英语论文: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 论我国确立有限合伙制度的必要性(1)论文
- 建设生态区的法制保障(上)(1)论文
- 关于建立中国公共财政的思考
- 翻译中的想像与推理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2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2
- 《雷雨》教案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2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片段
-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片段及反思
-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 《棉花姑娘》教学案例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案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1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1
- 《葡萄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