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0
《升国旗》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正确准确的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学生是怎样升旗,并从中爱到爱祖国的教育。
3、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认识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录音导入: 2分
播放录音,说一说你都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首歌?(在升旗时)那升旗时你们会怎么做?
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 初读课文 6分
1、 借助拼音来正确的读课文。
2、 边读边画出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在读这些字时要注意读音。
预设:有些学生在读时字与音对照不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来指读。
3、 指着这些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
4、 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一看拼音。
预设:学生们会依旧照着拼音读。
解决办法:教师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们看着读,不会的再看书。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分
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说出好多种答案,只要是与课文有关就可以。也有可能说的与课文内容不符。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你能试着说一说与国旗有关的内容吗?
四、 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0分
1、 读课文说一说这首儿歌中一共有几句话?
2、 在小组内熟读这几句话。
预设:每个同学都读完整这首儿歌时间不够。
解决办法:由小组长布置一个同学读一句。
3、 把你读的那一句读给你们的同学听。
预设:在小组有些同学读的不够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小组成员要指出同学们读的不足的地方并给予改正。
4、感悟课文内容。
(1) 在文中找一找在升旗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2) 找出来在你们组内读一读。
(3) 谁能有感情的把这句读一读。
预设:由于学生的这种经历少,读的不够有感情。
解决办法:老师范读。
教师总结:是啊,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它是老一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而自豪。
五、 有感情朗读全文。5分
1、 找出你喜欢的一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在小组内练读)
2、 指名读一读。
六、 背诵课文。 7分
1、 把你喜欢的那句话试着背一背。
2、 试着背一背全文。
七、作业:把这首儿歌有感情的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1分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儿歌内容: 5分
背诵这首儿歌。
二、 学习生字。 35分
1、 学习会认的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游戏:找朋友。
明确:通过把要求认的字的音与字找到这个过程来巩固要求认的字。
2、 学习会写的字。
(1) 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字。
(2) 说一说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 用“我们”“国旗”各造一个句子。
预设:学生们大多数都会以组词的方式来记这些字。
解决办法:教师要在每节识字课中渗透记字方法。
3、 指导书写。
国:指导要先写完里面的“玉”再封口。
我:要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笔顺。
歌:指导字的间架结构,左右大小要相等。
升、红:要指导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写。
4、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指导。
预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书写但离开教师就不会写。
解决办法:教师要有重点的指导,其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并掌握写字的规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老爸小传
- 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次体验
- 弟弟打针
- 我的可爱妈妈
- 我敬爱的刘老师
- 师恩难忘
- 我的"动物"老爸
- 我的同学
- 我长高了
- 值得我尊敬的一个人
- 我心目中的偶像
- 狐狸与乌鸦后编
- 好吃的弟弟
- 平凡的人
- 初探汉语构词方式对汉语习得的影响
- 简论异化归化策略在社交指示语翻译中的运用
- 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学,要从重视培养学生的汉语文素养做起
- 关于CET考试演变趋势及其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示
- 试论成人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对策
- 关于当前中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反思与策略
- 关于危机时刻政治演讲的人际意义
- 古汉语虚词专书研究的创始
- 苏州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动机调查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技巧
- 探析古汉语中意念被动句
- 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教学设计
- 试析心理空间理论与高校英语翻译水平的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实用英语课堂管理策略探析
- 试论教师策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 《背影》教学设计4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1
- 《芦花荡》教学设计2
- 《背影》教学设计5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3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5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3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2
- 《芦花荡》教学设计4
-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8(第1课时)
- 《芦花荡》教学设计1
- 《蜡烛》教学设计3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5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