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3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教学内容]国标本第二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身后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小河情景图,实物投影仪,流水音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课题,明确本课学习任务,要求读得亲切、自然。
2.指着小河情景图问:看,课文中讲到的小河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是从小河的形状上来说的;“清清的小河”是从河水方面来说的),课文中的小河水清得怎么样?(一眼能看到底)
送词: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就是。(板书:清澈见底)
3.指名说说青字怎么写?(生讲师写)课文中哪个词说明草很青?
(板书:碧绿碧绿)
4.用一句完整的话讲清小河与青草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说得完整、具体)
二、精读感悟
(一)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小草的话,体会怎样读能让人感觉到小河的清澈见底。
2.交流提示(指导读出热情的、主动打招呼、夸奖的语气)将清、一眼、底读得稍重些。
各自读、个别读、齐读。
3.过渡:想想小河有没有骄傲或得意?它是怎么做的?
自由朗读
4.交流、送词:小河没有骄傲,反而感谢小草的帮助,出示谦虚(板书:感谢)
5.指导朗读:首先要读得谦虚,在感谢小草时抓住是你、紧紧、要不、早就等疑问词,加强语气。
个别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生与生分角色朗读(要求尽量不看书)。
6.两人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原来是才会有。
7.看着板书念2、3两节。(放音乐)
过渡:小草夸奖小河清澈,结果得到了小河的感谢,下面请同学用刚才的学习步骤学习4、5两节,看看小河与青草的第二次对话说了些什么?
(二)第二次对话
1.伴着音乐自由读4、5两节,想想小河与青草的第二次对话说了些什么?
2.交流,板书:感谢。
3.指导分角色朗读:两人小组练读,小河要主动、热情,读出赞美的语气;师生合作:练习表情和语气;男女生分角色读,配上合理的动作;不看书进行对话练习,要求是口语、情景式的表情与动作。
4.完成句式练习:原来是才会有。
(三)齐读小结
1.听音乐,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不看书念的尽量不看书。
2.提问:你对小河与青草有什么感觉?板书:互相合作、互相承认
3.师总结:其实,自然万物都是像小河与青草一样相互依存的,只有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一切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齐读第6小节。
三、想象迁移,练习说话(音乐伴奏)
指图:小河淙淙地向前流,流过树林,流过田野,流古山岭,小河与大树,小河与庄稼,小河与鲜花,小河与麦穗会说些什么呢?
两人小组任选两个角色进行说话练习。
指名上台表演。
集体起立,进行说话表演。
四、师总结
同桌互相合作,都说得这么棒,只要善于发现,你会看到周围的人身后都有优点,希望大家都能学会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与家长合作,与伙伴合作。好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你完了”老师
- 一个苹果的遭遇
- 可爱的小弟弟
- 新一代的“诸葛亮”
- 贪吃老爸
- 我讨厌表妹的四大歪理
- 两位马大哈遇上一群“猫”
- 我的老师
- 我的班级
- 我的标点家庭
- 家庭之最
- 我
- 我的小档案
- 各种各样的球迷
- 我的外婆
- “五种忌”研究——以云梦秦简《日书》为中心
- “叶子戏”的演变
- “汉文化圈”的交流
- 迎神赛会
- 随心所欲的茶文化“考古”和“论证”
- 婚礼今昔
- 中国古代生活用香的风俗考
- 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 论中国的槐树崇拜文化
- 烟火略谈
- 近十年来魏晋隋唐社会史研究述评
- 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述评
- 生态学视野中的若干人文社会科学问题
- 从丘浚《南溟奇甸赋》看15世纪之海南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
- 互补的人类秩序:契约与道德——中西文化中的意识形态论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4
- 《识字3》教学设计5
- 《识字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看电视》生字字谜
- 孝敬父母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1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2
- 永不放弃的亲情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3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5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4
- 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