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0
第3册第一单元 识字学词学句(一)3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14个生字,掌握这些生字的音、形、义。
2、学习12个词语和12个句子。理解词语和句子。能用所学过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教学难点:
掌握这些生字并且运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谁记得我们学过的这些字?老师出示卡片。基本字:白、华、风、容、同、士、 皮,还有一些偏旁,木字旁、提手旁。谁大声地给大家读一读?
2、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谁愿意上前面来把这些偏旁组成我们学过的字?
3、(请学生上前面把组好的字帖在黑板上。)请大家看一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形声字。)
二、按要求自学本课生字
1、我们借助拼音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句子,看一看谁读得最正确。
2、自己读书,画出本课的生字。观察这些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三、分小组学习生字
1、4人分一组,在小组学习中,组长先请大家读生字,读正确后,分析字形。一人说,大家听,一会儿,大家推荐说的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看清这个字的特点,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个字记得又快又好。这个字都可以组成哪些词?还可以造怎样的句子?
2、小组学习中,组词时可以查一查字典。
四、小组汇报结果
1、检查学习效果,抽读卡片,把卡片贴在黑板上,小组上来汇报。
汇报的形式如下:
(1)可以编顺口溜记“晴、情”。
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目是眼睛。这就可以很顺利的记住4个形近字。还可以记住其它类似的生字。
(2)同样的方法记住“抱着”的“抱”、“雹子”的“雹”;复习“跑步”的“跑”;扩展生字“火炮”的“炮”、“水泡”的“泡”。
有手可以抱,有腿可以跑,有火可以响,有水可以泡,大雨加冰雹。你猜到是什么字了吗?
(3)剩下的“认、伙、伴、架、达、彩、胜、牲、露”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记。
如“认”——是形声字;左边是言字旁,表示说话的意思,表意;右边是人字表音,合起来是“认识”的“认”。
“伙”——左边是单人旁,表示人的意思,表意;右边是火,表音,合起来是“伙伴”的“伙”。
其它的字也这样学,如果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比较一下,哪种更加简单、易学。
(3)“利”这个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左边禾字是熟字,把最后一笔变成点,右边加上“刂”旁就是“胜利”的“利”。
2、汇报后,大家评论一下,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3、老师小结,教给大家一首儿歌:
偏旁如爹娘,认字先认旁,形旁、声旁搭配好,成串带儿郎。
五、复习巩固生字
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
同学们,你们刚才学得那么认真,老师想把丰收的果实送给你们,不过要经过自己劳动才能得到。
老师将写满生字的“苹果树”(用纸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请同学上前面来摘苹果,苹果后面是生字,只要读对上面的字或词,苹果就作为奖品发给学生。
六、认识“趣、迎、喂、赛、预、畅”六个生字
七、学习词、句子
1、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它们都能组成哪些词?又能组成哪些句子呢?请你读一读书,看看有什么不懂的词或者句子?
2、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先请学生解答,特别难的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
(1)如:正点——就是正和好,没有晚点。我们坐飞机和船时有事不能正点到,会晚一点。正点的反义词是什么?(晚点)
(2)舒畅,在这个句子中可不可以换一个词,也表示这个意思。今天出去玩,大家的心情很愉快。(高兴,舒心)
3、今后你遇到不明白的词或句子应如何处理?让学生总结出几种办法,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应用。如,换个词、查字典、问家长、问同学…….
八、朗读句子
1、问题都解决了,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2、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九、小结
我们今天的识字学词学句主要学的是什么类型?——形声字组词——句子。知道了句子是怎样来的。形声字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说随处可见。今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看一看路边的广告标牌上哪些字是形声字。明天大家一起说一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堂弟
- 岳飞
- 童心永驻
- 我的妈妈
- 我的弟弟
- 挥着翅膀的女孩
- 我是爱森林的孩子
- 爱如茉莉
- 我的老师的另一种教育方法
- 《贝多芬》
- 老师的目光
- 教师节的礼物
- 太阳
- 暴风雨
- 邻居王爷爷的“怪脾气”
- 浅谈初中英语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
- “六模块”教学为初中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添上翅膀
- 初中英语如何进行情景教学
- 试论为高三英语复习课穿上新衣
- 初高中英语衔接中学生的快速适应问题
- 情境创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试论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 试论词汇教学有效生成—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例谈
- 试论给英语课堂加点催化剂
- 初三英语课外辅导:把握要领,笑对完形填空
- 高中口语训练三阶梯
-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方法
- 中学教学与交际法的若干误解
- 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探讨
- 被动语态的基本用法
- 国画形式
-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 《画》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教学案例与评析
-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学反思
- 《画》古诗今译
- 中国画的发展──山水画的兴起
-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 《画》古诗朗读
- 《画》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
- 《画》教学游戏
- 《画》教学片断赏析
- 浅谈谜语诗《画》的教学
- 《画》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与反思
- 《画》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