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2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能力目标:会用自己的话正确表达黄莺、燕子、啄木鸟、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情感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了解自然,探究自热的热情。

重点:理解课文,能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用各种不同形式内化课文语言。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动物过冬,让我随着小蚂蚁一起去看看动物们都是怎样过冬的。

2、创设情境

①师:这是一个初冬的早晨,小蚂蚁为到树林里找吃的你瞧,(点击课件)它看到了什么?

②谁来读读这个句子(点击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

③指导朗读该句(引导读好“满地”“静悄悄”)

④师引:寒冷的冬天使小树林变得寂静、萧条,那你们想不不看看以前的小树林是怎样的呢?

⑤提出要求:A、仔细看,都看到什么?B、用心听你觉得听到了什么?C、好好闻一闻,你能感受到什么?

⑥生发散说

过渡:这么热闹的树林怎么今天就变得静悄悄了呢?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二、感知文本,初步了解课文2、3、4小节

1、自由朗读2、3、4段,想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然后把你觉得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教师邀请能力较弱的4位同学一起学习。

3、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师随机板书

燕子到南方

啄木鸟不怕冷工作

青蛙冬眠

小蚂蚁备好粮在家

(2)质疑板书

①师随机解决较简单问题

②根据提问点击出两个主干问题?

A、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而啄木鸟却要留在树林里?

B、青蛙是怎样冬眠的?

三、拓展文本、表演诵读2、3自然段

1、带着这两个问题再去读读2、3小节,读完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汇报

(1)小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而啄木鸟却要留在树林里?

(2)指名说——(你是从文中哪句话知道的?)

(3)点击出示小蚂蚁和啄木鸟的对话匡

(4)指导朗读小读小蚂蚁懂礼貌的语气和啄木鸟勇敢、坚实的语气

3、模拟情境

(1)小朋友如果小蚂蚁没碰到啄木鸟它就不知道燕子它们去哪了,那该有多着急呀,如果你是小燕子你会用什么办法告诉小蚂蚁你去了南方,让它别担心?

(2)生发散说

(3)师生选择打电话形式表演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进行表演

(4)指名表演

4、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师:刚才我们在读读演演中已经知道了小燕子和在树林里,现在咱们再一起随小蚂蚁去看看青蛙是怎样冬眠的?

指名说

(3)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第3小节表演出来

A、一个人讲故事的形式

B、两人以直接对话形式

C、打小伙伴分角色表演

②生自由选择一种方式练

③指名表演

四、课外延深,拓展阅读

过渡:今天这节课咱们在读读演演之中,学到了有关动物过冬的常识。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让你们回家阅读的材料,谁能来说说,通过阅读你还知道了哪些有关动物过冬的常识?

指名说

你们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其实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也很想知道,让我们课后去书上、网上找找,去问问老师、爸爸、妈妈、还可以在今年冬天观察一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值得敬佩的环卫工人
我的好朋友
我的“荣誉称号”
爱唠叨的妈妈
最佩服的“老外”
奶奶,我想你
冒险岛的扎昆英雄
可爱的女孩
掌声
妈妈
军人我们学习的榜样
记一位老人
小运动员酷儿
未来的“超女”
马虎大王
基于数据挖掘的会计管理与分析研究
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绩效评价体系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制度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
简析优化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方法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核算
我国审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内部控制构架的医院财务风险管理
日本侵略东北的金融工具伪满洲―中央银行
对当前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思考
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以及启示
浅谈事业单位基础建设财务管理
万福生科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再探讨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之二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之五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之三
古代诗歌《氓》《行行重行行》扩写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和译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之一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之二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之一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之三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之三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之四
《离骚》译文
《离骚》教学设计之五
《涉江采芙蓉》原文和译文
《离骚》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