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新课标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新课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2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新课标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

2.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

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

(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

(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

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

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

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点评:能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此处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更强,随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设计才更有针对性。)

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在相同观点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说理,说服他人。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交际更深入。

(点评: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的交流活动升华,互动性更强,交际情境自然形成。同时,在交流中,经过教师的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会逐渐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师生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见。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很巧妙。巧,是因为师生角色扮演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妙,是因为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释放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交际空间。使学生逐步感知到交际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评:联系实际的拓展交流,丰富了交际的内容,把故事《骑驴》所蕴含的哲理内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总评

张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应该听谁的》,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提出的口语交际要求,从二年级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目标 准确定位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敢说、乐说,说清自己的想法,说出新意;指导学生在与人交流中要认真倾听,态度自然、大方”上。教学设计体现了“顺学而导,在交际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指导思想,及“情境中互动,互动中发展学生思维”的设计原则。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交际,主动交流。张老师设计了独白、小组讨论。与老爷爷模拟对话等活动,努力引导每个学生乐于交流,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情境中。

二、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比如说,上课伊始的一边播放配乐动画,一边讲《骑驴》故事,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交际情境中;让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交际平台;不同观点进行交锋,使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师生扮演角色,与“老爷爷”模拟对话,在交流中使学生感悟了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拓展交际话题,让学生寻找自己生活中为难的事情,把交际情境引向生活实际,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

以上各种交际情境,重视培养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交际角色意识,构成了真实的课堂交流的学习情境。

三、发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在教学设计中,张老师鼓励学生多元化思考,“与文中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她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精神的培植。

一、动画激趣,准备交流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并组织学生读《骑驴》的故事。)

师:那老爷爷应该听谁的呢?我们大家快动脑筋给爷爷出主意吧! (板书:应该听谁的。)

[用动画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后,组织学生读书,深入了解故事中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但落实了“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的要求,为后面围绕话题进行交流作了充分准备,又把学生带进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二、搭建平台,指导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后,让学生自愿汇报想法,发现有的同学不赞同故事中的四种意见。)

师:有人没举手,那你们是什么意见呢?说给大家听听。

生:没举手的意见是一人骑一会儿。(全场笑)

师:哦,你说你的想法是一人骑一会儿。

生:(指着后排一同学)不是,是XXX的想法。(全场大笑)

师:噢,那你是代表他说出想法,是吗?

生:是。

师:(对全班)同学们,我发现他们的想法很奇特。(对发言的学生)我非常佩服你的胆量,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棒!那我就画一个代表你的形象啰!(板画女生头像)

[在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时,从未举手的同学中,巧妙地鼓励她说出独特的想法,并给予赞赏,树立了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组织意见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加入其中一组。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中一组的代表用表演的形式汇报。)

师:(对全班)表演看完了,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他们组是什么意思?

生:他们是一人骑一会儿。

师:你看得非常认真。你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但可以用语言表达,还可以用动作呀、眼神呀、表情呀表示自己的意思。你看,张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说什么呢?(做眼神)我喜欢你们呀!你们也用眼睛告诉我,你喜欢我吗?

生:(做眼神)喜欢!

师:哎,眼神和语言都用上了。真好!

[在学生表演之后,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采用多种交际手段进行交流,很好地贯彻了交际的要求。]

(在持“爷爷骑”与“孙子骑”两种观点的同学进行争论后)

师:唉,争来争去,我觉得又要尊老,又要爱幼,干脆爷爷孙子都骑吧。同意吗?

(持“都不骑”意见的小组学生──下称甲组──摇头)

师:摇头表示什么?用动作表示不同意是吗?那你要给我个说法,为什么不同意?

生:因为那头驴是小驴,压死了,谁来干活呀?

师:你考虑得有道理。

生:[持“两人都骑”意见的小组学生(下称乙组)]驴是很小,但它的力气很大。

师:你是说它有能力驮两个人,是吗?

乙组生:对。

师:那你把我这句话也加进去,说一下。

乙组生:驴是很小,但它的力气很大,有能力驮两个人。

师:嘿,很有道理呀。(对甲组生)服了没有?不服的继续反驳。

甲组生:驴……很小……

师:是呀!

甲组生:(思考后)我们都说要保护动物,驴也是动物。如果我们把它压坏了,怎么办?

师:哦,你很有爱心,知道要保护动物。这下可真让我为难了,你们说的也很有道理呀!

乙组生:你们爱护动物,我们是要向你们学习;但是你们要看它是什么动物呀,驴本来就是干活的。 (全场笑)

师:(竖大拇指)说得非常好!(对两组)你们是谁也没说服谁。

师:(对持“一人骑一会儿”意见的小组──下称丙组)你们是最有想法的啦,你们能不能把他们四组都说服了。

丙组生:如果爷爷骑驴,孙子走路,那孙子很累;如果孙子骑驴,爷爷走路,那爷爷很累;都不骑驴,还很笨;要是都骑驴,又要把驴压死了。我们组有一个好办法:先让爷爷骑驴,孙子走路。孙子走累了就让孙子来骑驴。这样,我也不累(孙子也不累),爷爷也不累,驴也不累。这样不是很好吗?(全场大笑,鼓掌)

师:真精彩呀!孩子们,这样一大段话她居然说得这么清楚、流利。是不是该送给地掌声啊?(全场鼓掌)

[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和言语交锋。在这里各组同学各抒己见,把表情、动作、语言都用上了,说的话有理有据,把各自的想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得益于教师创设的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进入了角色,也得益于教师在交际过程中的引导、启发和激励。]

三、感悟道理,总结升华

师(模仿爷爷):孩子们哪,你们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那你们是不是很想跟我说几句话呢?

生:(激动地)爷爷,你一会儿听这的,一会儿听那的,真……(手指爷爷)你真……(全场大笑)

师:哦,你是说我没主见吧?

生:(顿悟)爷爷,你一会儿听这的,一会儿听那的,真没主见!

师:孩子啊,你说的太对了。我老了,脑筋不好使,你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

(生大声再说一遍。)

[用模拟情境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和故事中的爷爷进行直接交流,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故事蕴含的道理,并通过这一学生的重复语言让全体同学加深印象,巧妙地完成了本组课文的综合性主题教育。]

总评:这节课有三个显著特点:

其一,以《骑驴》这个故事为引子,拓展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全课从故事开始,组织学生说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意见──说自己的观点──说小组交流的结果──不同意见间的争论──与故事中的爷爷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困惑,并互相出主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话题,这些话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顺着学生的思维提出,让学生都有话可说的。

其二,话题的提出和拓展中,多次创设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惟妙惟肖的音像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各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的情境,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使得他们不吐不快。教师自己也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和学生平等互动,更激起了学生交际的欲望。

其三,在交际过程生与生、生与师的互动中,巧妙组织,灵活引导,让学生有话会说。教师用示范、启发、补充、暗示等方法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学会表达,用赏识、激励等方法让有想法的学生敢于表达。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调控和引导着说的、演的、听的、看的学生。教师这些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有效地促使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养成交际的良好习惯,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对老师说的话
看图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春雪
参观消防队
礼物
做烹饪
擦书桌
日记
难忘的星期天
照片里的故事
参观公园
小猫和小兔的故事
那一片竹林
参观消防队
参观消防队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人才聚集措施研究
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
西安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法的邮件营销策略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浅析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沿边开放背景下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研究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的账务处理
对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思考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
海南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法治思考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谈谈《鲸》的自主性学习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
《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阅读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