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6
《桂林山水》教案
教师思考:
本课是小学课本中的写景名篇。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情寓景中,景中显情,全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通过自主赏析,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设计特色:自主赏析,开放式学习。
信息资料:
1、师生查阅有关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3、图文结合,自主赏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4、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资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录象片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按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思考:桂林山水与上面的四处景观有什么水同之处?
(通过四处景观与桂林山水风光的比较,凸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畅谈观看后的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利于发现学生对画面的观察能力水平,同时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言语表达的训练。)
二、朗读课文,自学字词。
(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的形式,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自主发现,自主赏析。
1、自读,寻找欣赏点,填写记录。
我最欣赏的(字、词、句、段、标点、其他)理由是( )。
(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人地位,必须解放他们。“欣赏点”是学生眼睛发现的文章“精华”,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找自赏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阅读兴趣,才能形成个性的体验,才能达到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的目的。)
2、交流、赏析、结合资料谈体会。
采用小组赏析或全班赏析的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欣赏点,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课文有关内容的个性感受。赏析的办法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如
(1)感情诵读:联系上下文,感悟用词的准确,句段语言的优美。
(2)自问自答:如自己提出“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自己解答。
(3)换、删、增词对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去掉句中的“真”、“啊”或后半句的内容等,与原句比较,体会表达效果。
(整个环节意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交流合作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在自主赏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通过诵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影片引入,回顾上节内容。
1、利用录象或投影片,展示桂林山水图,师生共同感情朗读全文,也可试着背下来。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抓住桂林山水的整体特点。(水:奇秀险
山:静清绿)
二、汇报交流资料,教师吸收反馈。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课下搜集的的有关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资料。
(汇报交流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是交流交际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吸收反馈信息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的新的切入点,学生知识技能新的增长点,利于教学目的的新构建。)
三、提示学习建议,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学生的资料情况以及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学习建议,或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主题。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背诵。并试着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或为什么这样读、背。
2、结合学习谈谈学习文中哪部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景
- 我又多了个好朋友
- 小白兔吃东西
- 快乐的五一
- 天真的我
- 水
- 挖蛤蜊
- 浮力
- 我们去二龙山
- 放风筝
- 春天的衣裳
- 我的小花猫
- 聪明的大公鸡
-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
- 小蚂蚁大战西瓜虫
- 体育教师教学中语言暴力调查与分析
- 讲究方法,提高初中历史阅读能力
- 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 挖掘失败实验的价值
- 《笑对生活》公开课教学反思
- 探析模块差异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思品课堂
-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认识
- 如何有效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 践行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 合作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 教学语言点亮信息技术课堂
- 浅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 浅议资源开发利用对政治教学成效提升的作用
- 论中职政治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 小站
- 群鸟学艺
- 山里的孩子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教师节的鲜花
- 在金色的沙滩上
- 难忘的八个字
-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荷花》课堂实录
- 七颗钻石
- 放风筝
- 蓝树叶
- 筷子的传说
- 矛和盾的集合
- 美丽的小兴安岭
- 玩出了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