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自己去吧》教案

《自己去吧》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8

《自己去吧》教案

教学目标 :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音

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勾画出本课的生字,并且借助拼音反复读,记住生字读音。

12个生字中,“自”的声母是平舌音,“深”的声母是翘舌音,“您”和“那”的声母都是鼻音。“您”和“深”的韵母是前鼻音,“景”的韵母是后鼻音。“吧”和“吗”都读轻声。要指导学生把这些生字的字音读准。如果学生读错字音,要启发他自己借助拼音纠正读音。

要启发学生多动脑,用自己认为容易记认的方法认字。“吧、您、吗、会、景”可用学过的偏旁加上熟字来认记。把“哪”去掉“口”就是“那”。

结合认记“学”字,认识新出现的偏旁“ ”。“自”与“目”字形相似,容易混淆,要指导学生区别它们的音形义。

2、读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话读正确,注意停顿,不读破词读破句。

三、自读自悟,领会课文内容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播放乐曲。教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鸭和妈妈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散步。小鸭看见哗哗流淌的小溪,它是怎么对妈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它的?(学生自读,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

教师再启发想象:小鸭刚下水时心里怎么想?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学会游泳后心里怎样高兴,又是怎么说的?(学生在组内边读边想边表演)

第二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演。

四、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熟读背诵

本课主要是对话,要指导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小鸭想要妈妈带它去游泳,小鹰想要妈妈带它到山那边看看,但是又怕妈妈不同意。因此,在朗读小鸭和小鹰说的话时,要强调“带我”,并且要读出恳求、商量的语气。

朗读鸭妈妈和鹰妈妈说的话时,要亲切、和蔼,并要强调“自己去”,读出激励的语气。

在学生熟读课文以后,同座的两人可以练习分角色朗读,再练习背诵全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写字

指导学生写字时,要求他们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写,并养成边写边对照的习惯。这样,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能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自: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先重后轻。“目”要写得居中。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不出头。

东:第二笔是,不能写成,左右两点要对称。

七、实践活动

1、用“我学会了××”为题,说一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可以是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可以是一种技能或本领,并要说出是怎么学会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提醒他们不要学煮饭做菜,不要骑自行车上街等,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2、让学生戴上头饰,创造性地自编自演课本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发试卷
家乡的小河
寻找秋天
小鹿与乌龟
08奥运 百年梦圆
扔沙包
蚂蚁搬东西
音乐课前
金鱼
狐假虎威续编
我的自画像
我敬爱的老师
掌声
美丽的秋天
龟兔赛跑
2012年12月入党志愿书
优秀教师2012年入党志愿书范文
最新大学生入党志愿书模板
2012年10月最新大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高校大学生入党志愿书
银行员工2012年入党志愿书范文
2012年年终入党志愿书
11月入党志愿书范文
大一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2012年10月团员入党志愿书
2012年10月优秀团员入党志愿书
12月末入党志愿书
进步大学生入党志愿书
2012年大一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普通群众入党志愿书模板
浅谈深部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技术
刑法视野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探析
制冷空调绿色设计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
城市水污染现状与防治研究
土地管理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研究
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矿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海洋工程辅助船动力装置简介
3D打印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
设备故障维修常用方法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具体分析和展望
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国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
刍议如何做好煤矿井下设备的保护接地
浅析推覆构造带及对地震的影响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飞夺泸定桥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积累·运用六(第十册)
《吊灯和鲨鱼》
《早发白帝城》
毛主席在花山
《习作二》
《二泉映月》
《读书要有计划》
《练习1》
夜莺的歌声
《习作1》
《快手刘》
《音乐之都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