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李子核(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理解“发现、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懂得不能产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瓦尼亚的撒谎过程;难点是展开想象,说出瓦尼亚及妈妈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悠扬什么事?(板:瓦尼亚)
2.指名读课文1、2段
3.说说不得两段告诉我们什么?(板:偷吃了李子)
过渡: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去学课文3—5段。
(二)教学3—5段
1.听录音朗读3—5段,思考: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
2.瓦尼亚在撒谎的过程中,脸色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自由朗读课文,划出
瓦尼亚脸色变化的句子。
3.投影出示句子: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瓦尼亚听了,吓得脸色发白。
读句子,教学“虾、吓”,比较字形,理解字义。
为什么瓦尼亚会脸红了?后来又吓得脸色发白呢?我们仔细来阅读课文。
4.齐读第3段。
(1)说说有几句话,每句分别是讲谁的?
(2)“发现”可以换成其他词吗?为什么?妈妈的话该怎么读?
(3)瓦尼亚听了妈妈和大家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4)为什么瓦尼亚脸红了?比较我句子: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5.指名读第4段
(1)从哪句看出妈妈知道李子是谁吃的?当时妈妈心里会怎么想?
(2)选词填空:(出示投影片)
吞吃
谁要是把核()下去,那就麻烦了!
(3)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麻烦?
6.齐读第5段
(1)为什么瓦尼亚会吓得脸色发白?
(2)“结结巴巴”是什么意思?
(3)他最后说的话可以的看出什么?
(三)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当你做了错事后,你该怎么办?
(四)完成作业
《课堂作业》第5、6、7题。
五、板书设计
李 子 核
闻闻 摸摸 拿……塞
(偷吃了李子)
瓦尼亚 脸红了 说 没有吃 做了诚实的孩子
(不承认 说谎)
脸色发白 结结巴巴
六、教后感
本文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如果按通常的方法,问问答答,进行所为的分析
教学,就会冲淡课文蕴含的教育,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上。多处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从学生的回答案中很自然地得出本课要做个诚实的孩子的道理。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所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小金鱼
- 龙城飞雪
- 往事
- 帮爸爸戒烟
- 书包也想减肥
- 可爱的小白猫——小白
- 喝“酒”俩好汉
- 美丽的海洋公园
- 青青
- 致“2008年北京奥委会叔叔阿姨们”的一封信
-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 我喜爱的季节——秋季
- 未来的铅笔盒
- 贴“福”字
- 学校的早晨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 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
- 浅谈防火墙审计
-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概述
- 审计数据转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探索
- 从数据采集谈如何搞好计算机辅助审计
- 浅谈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整理
- 审计人员如何获取审计数据
- 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
-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中美商业银行审计制度比较
- 计算机审计研究
- 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途径、影响因素及建议
- 计算机辅助审计实践与思考
- 《新闻两则》学法指导
- 《新闻两则》难句解析
- 《新闻两则》写作特色
- 《新闻两则》课文背景知识
- 《新闻两则》疑难解析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 关于江阴要塞起义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题解
- 《新闻两则》写作特点
- 《新闻两则》词义辨析
- 《新闻两则》结构分析
- 《新闻两则》反思体验
- 《新闻两则》研读赏析
- 《新闻两则》生字注音
-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