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李子核(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理解“发现、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懂得不能产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瓦尼亚的撒谎过程;难点是展开想象,说出瓦尼亚及妈妈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悠扬什么事?(板:瓦尼亚)
2.指名读课文1、2段
3.说说不得两段告诉我们什么?(板:偷吃了李子)
过渡: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去学课文3—5段。
(二)教学3—5段
1.听录音朗读3—5段,思考:瓦尼亚偷吃了李子后是怎么做的?
2.瓦尼亚在撒谎的过程中,脸色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自由朗读课文,划出
瓦尼亚脸色变化的句子。
3.投影出示句子: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瓦尼亚听了,吓得脸色发白。
读句子,教学“虾、吓”,比较字形,理解字义。
为什么瓦尼亚会脸红了?后来又吓得脸色发白呢?我们仔细来阅读课文。
4.齐读第3段。
(1)说说有几句话,每句分别是讲谁的?
(2)“发现”可以换成其他词吗?为什么?妈妈的话该怎么读?
(3)瓦尼亚听了妈妈和大家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4)为什么瓦尼亚脸红了?比较我句子: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5.指名读第4段
(1)从哪句看出妈妈知道李子是谁吃的?当时妈妈心里会怎么想?
(2)选词填空:(出示投影片)
吞吃
谁要是把核()下去,那就麻烦了!
(3)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麻烦?
6.齐读第5段
(1)为什么瓦尼亚会吓得脸色发白?
(2)“结结巴巴”是什么意思?
(3)他最后说的话可以的看出什么?
(三)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当你做了错事后,你该怎么办?
(四)完成作业
《课堂作业》第5、6、7题。
五、板书设计
李 子 核
闻闻 摸摸 拿……塞
(偷吃了李子)
瓦尼亚 脸红了 说 没有吃 做了诚实的孩子
(不承认 说谎)
脸色发白 结结巴巴
六、教后感
本文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如果按通常的方法,问问答答,进行所为的分析
教学,就会冲淡课文蕴含的教育,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上。多处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从学生的回答案中很自然地得出本课要做个诚实的孩子的道理。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所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蟑螂
- 乘公交车的发现
- 我的志愿
- 我和网络
- 选择信心
- 采血
- 扫水
- 爱,在哪里?
- 零食的诱惑
- 女生惹男生的N种死法
- 精彩的世界杯决赛
- 美的存在
- 争做合格小公民
- 赞扬
- 快乐的星期天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随眼看看”
- 谈小学体育中的健美操教学
- 爱与责任并重
- 高中物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 教育改进的想象与实证
- 注重赏识教育,让高中英语课堂绽放异彩
-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
- 校园安全绝不能“马后炮”
- 自主课堂:演绎别样精彩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再探究
- 选择适宜幼儿阅读的图书
- 让互动教学活跃小学美术课堂
- 批判理论视域的教师角色探析
- 真情满怀育桃李
- 环境创设优化幼儿教育效果
- 四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卷
- 《说茶》教学设计之一
- 《九色鹿》
- 《卧薪尝胆》实践课教案
- 《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A、B案)
- 《说茶》教学设计之二
-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海洋里的“飞行家”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海上日出 (教学简程)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
- 《特殊的葬礼》
- 《海底世界》练习设计之一
-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