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2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1. 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教师要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 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
- 香蕉
- 爱惜物品、勤俭节约
- 小制作
- 下雪
- 小白兔
- 美丽的莲花池公园
- 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 太阳,你什么时候回来
- 河里的故事
- 乒乓球又圆了
- 我的自画像
- 泉
- 浓雾
- 七色花
- 挖掘地方旅游信息资源,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浅析我国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
- 档案管理在行政工作的运用
- 我国管理层收购(MBO)动因及实现路径探析
- 探讨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
- 浅谈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
- 基于COSO 框架下高校后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 人造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初步研究
- 浅析金融企业会计的发展
- 关于天然气销售企业营销模式的研究与讨论
- 苍南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研究
- 大力推进沿边金融创新,加快培育沿边开放优势
-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品质培育研究
-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吊灯和鲨鱼》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习作2·难忘的______赛》教学设计
- 《莫高窟》教学设计
- 《莫高窟》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发挥主体作用 注重实践体验——《莫高窟》教学设计及评析
-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的树叶》习作讲评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 《吊灯和鲨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