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秋游怎么组织》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互动”这一特点:在生生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在群体互动中深入探究,大胆质疑,展开辩论。这样,口语交际课就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自由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想说、敢说、要说,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教学要求
1感受秋天的美丽、迷人,真诚赞美秋天。
2通过讨论交流,设计出组织秋游的方案。
3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主动表达、主动交流,进一步培养口头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拓宽口语交际层面。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美景的图片或其他信息。
2录像带、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秋景,激发秋游欲望
1谈话导入 。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捕捉到了不少秋天的信息。下面就把你们所捕捉到的“秋的一角”和同学们共享吧!
2学生交流。
①到讲台前向大家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秋景的图片、照片、采集的各种声音……
②口头介绍。介绍图片的来历、描绘图片中所展现的美景、说说各种声音传达给人们什么样的信息等等。
3播放录像。
①谈话。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心里也痒痒的,前些天我也用摄像机捕捉到了一串秋的足迹。
②播放一组录像,录像中拍摄的是秋天的果园、农场、郊外的美景,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
③引导赞美。经过刚才的一段交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学生自由赞美秋天,引出“秋游”。(板书)
二、创设情境,提供交际机会
1谈话。大家都想去秋游,但秋游必须得到学校大队部的批准。如果让你代表班级向大队部提出口头申请,你准备怎么说呢?
2小组讨论,形成基本观点。
3角色扮演。由一名同学扮演大队辅导员,另一名同学当班级代表进行口头申请。尽可能多请几组。
三、激发兴趣,分组设计方案
1激趣。为了让同学们更真切地感受秋的气息,经学校大队部批准,年级组准备组织大家出去秋游,并在全年级征集优秀活动方案。
2在组织秋游之前,我们需要对哪些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
师生自由讨论。将师生意见加以概括:
a选好最佳时机;b确定秋游路线;c组织丰富的活动;d需备哪些物品;e希望有何收获。
3围绕上述问题,将全班分成6个秋游小组,分组讨论,设计出各自的秋游方案。
要求:(1)小组内充分讨论,集中组内所有人的意见,选出最佳方案。
(2)各组设计的方案要具有创造性。
(3)各组可将方案列成简单的提纲。
四、集中评比,确定最佳方案
1从每小组各选出一人和老师一起组成评审组。
2各组推荐代表到讲台前陈述各自的方案,组员也可自由作补充发言。
3评审组及其他组对每组的方案提出质疑,要求其答辩,双方展开讨论。
4评审组给各组的方案打分,选出最佳方案,全班再共同完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话说妹妹“小胖猪”
- 班上“三大才子”
- “美”老师
- 妈妈眼中的我
- 谢谢你
- 我的朋友
- 朋友
- 我是女生
- 这,就是我
- 我和我的同桌
- 妈妈是个“福尔摩斯”
- “打狗”的武松
- 西藏来的老师
- 敬爱的老师,我想跟您说
- 我的同学
- “伊玛堪”中的变形及其文化内涵
- 洋务运动评价之与大家商榷
- 打造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提升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
- 《考工记》中的“和合”思想
- 农村基层图书室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 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简述
-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优势 建设地方文献特色馆藏
- 浅析王鹏飞对历史上气象研究的科学思想
- 日本“米骚动”影响浅析
- 馆藏方志资料在高校科研与教学中的作用
- 考古和文物保护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析
- 论秦国覆灭
- 浅析《为奴十二年》中的美国基督文化
- 新中国的女博士学位授予史探微
- 红色文化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 《夏日绝句》教学札记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材理解
- 《夏日绝句》教材理解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材理解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 《夏日绝句》教材理解
- 《夏日绝句》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