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引发·体验·转化

引发·体验·转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1

引发·体验·转化

引发·体验·转化《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一首古诗。引导学生读懂诗句,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是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是教学重点。下面谈三点教学设想。

一.看图联想,启发学生由“感知”引发“感动”

教学本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从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诵读诗句和教师的讲述中来认识、感知,而应通过启发想象、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扣开心扉,感到不已”的程度。为此,课堂教学在“师生谈话,板书课题”之后,可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插图或挂图,想想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按“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顺序概述图意。在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叙述以后,可让学生变换顺序口述,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之后,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诗句。

教学开头的两行诗句,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①看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仔细看图(这位古代农民头发花白、衣着破烂、瘦骨如柴、频频擦汗),使学生从图象中认识到这是“一位古代穷苦老农”。

②学词——教师有意突出“日当午、滴、禾下土”等词,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③读句——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④联想——通过启发谈话,唤起学生的回忆,再现其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展开联想,深切感受在烈日暴晒下在地里锄禾的古代穷苦农民的艰辛。接着,要求学生表情朗读前二行诗句,让学生那激动的情感有以声传情,一吐为快的机会。

⑤说句——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而连贯地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以上的训练设计目的有二:

①落实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二年级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看图或观察事物以后,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②优化学习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易于操作的训练程序,使学习过程呈有序状态。

二.读句悟法,引导学生从“学会”体验“会学”

教学前二行诗句之后,可运用“元认知”原理,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两行诗句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再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然后,遵循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刚刚获得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后两行诗句上,使学生半独立地从“看图”中加深形象感染;从“学词”中(重点理解盘、餐、粒粒、皆等词语)理解词义、明晰概念,扫清理解诗句的障碍;从“读句”中锻炼表情朗读,在情感驱动下再次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以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思想感情;从“说句”中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这样的训练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

这里应特别注意的,一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时,要注意删繁就简,突出关键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出易于操作的几个学习步骤;二是针对当今幼童不怎么懂得爱惜粮食(包括其他劳动成果)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不仅要明爱惜粮食之理,更要行爱惜粮食之实,真正做到明理导行。

三.读说写背,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措施之一,就是落实课后练习和保证课堂上学生“练”的时间。课后练习既规定了教与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为质量评估提供最化目标。课堂上保证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

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作业

负担;有利于学生当堂巩固知识,并逐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课课后有三道练习题: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读”和“说”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2.读一读,再抄下来(要求学生读、写四个字和由这四个字组成的四个词,本题体现了口头与书面并重、学字与学词结合,务必安排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

3.背诵课文(是口头训练和培养记忆能力的重点题)。当然,还应重视本课6个生字的读认写记。

下面就课后练习1和3两题,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读、说、背”的训练。先谈“读”的训练。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让学生读出重音、停顿和节拍。下面标出的供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谈“说”和“背”的训练。实质上“读”是“说”和“背”的基础和前提,而“说”和“背”则是“读”的延伸和巩固。指导学生“读、说、背”可按“读一行说一行,读一句说一句;读全首说全诗背全诗”的步骤进行。这种“化整为零,积零成整”的训练形式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接受,更有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能行
春游牛首山
元宵节看烟花
一件有意义的事
“心美”
海边
我想学克隆
一起玩真快乐
龟兔赛跑新编
雪花儿飘飘
植树
骄傲的花朵
踢毽子
拾荒人
恐龙历险记
试析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
浅析校本课程开发在中等职业美术中的实施与应用
试析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试论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优秀人才培养
试析对高职设计艺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究
试析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窘途
试析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
浅谈基于行为主义的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
简论欧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分析
试论高职教师激励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试析对职业教育背景下社会人员学习的调研
试析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理念及运行机制探究
浅析关于高职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浅谈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认识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杂谈
中国航天大事记
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万户
我对《包身工》的理解和处理
《包身工》教学案例
“饺子式”的结构──谈《飞向太空的航程》的结构
《飞向太空的航程》有关资料
《包身工》教学设计
阅读与写作的链接
《包身工》教学设计
电视剧《神舟》拍摄完毕 杨利伟做大片幕后军师
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回顾
《包身工》课文导入
《包身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