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讲究教学方法 着眼发展创新
龙波涌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这堂课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讲究教学方法,着眼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加强了课程意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一、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形式是连接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对理论和实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大多数缺乏趣味,内涵单一。龙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1.成功运用情境教学法。上课伊始,龙老师便通过播放课件,结合讲故事,紧抓儿童年龄特点,通过感官刺激,铺垫搭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很快对狼和小羊(的敌对关系)有了初步认识。
2.把活动引进课堂。龙老师这堂课,表演式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的角色,全面互动交流,达到了“以情煽情,有感而发”的效果。故事式教学在这堂课也得到了合理运用,老师结合动画图像讲故事非常成功。
3.把评价引进课堂。龙老师敢于打破过去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如开“读书会”的环节,允许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句子,鼓励学生之间互评,小组赛评,加上教师的导评,使课堂教学一次次推上高潮。
此外,龙老师还运用了“讨论法”“比较法”等,让学生不断参与实践。多种教学形式的交叉、合理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串讲串问的结构,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始终
课堂上,龙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议一议,比一比,演一演,说一说,如让学生自学第二次与第一次比、第三次和第二次比,你发现狼和小羊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猜一猜狼为什么不想争辩了?对于这些问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龙老师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分组讨论、开读书会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堂课,龙老师首先将课桌“茶馆式”摆放,为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以小组(自由组合的)学习为主的合作学习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点拨等有机结合起来,既有生生互动,又在师生沟通。在探究学习方面,老师设计了不少启迪思维、质量颇高的问题让学生研讨,如:狼和小羊比,真正高大的是谁?你认为狼和小羊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你想分别对狼和小羊说什么?这些问题,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龙老师倡导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做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意识得到明显加强
过去,不少教师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其实,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这堂课,龙老师通过安排情境创设,角色模拟,联系实际谈话,根据所学所想续编故事,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就是对课程的创新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了不少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堂课从教学目标 的完成、过程的调控、多媒体运用等方面都是做得较为合理和到位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记得有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缺陷而完美。”也就是说,龙老师执教的这堂课也并非完全无可挑剔。如:假设给课文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进行情境朗读,那故事的一波三折、路转峰回,小羊的多舛命运会更震撼人心;假如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力度再大一些,这堂课的语文味会显得更浓些。
综上所述,我认为龙波涌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是一堂成功的、优秀的、典型的阅读教学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建国六十大庆
- 小小演讲稿
- 爱无处不在
- 祖国在我心中
- 希望那蓝蓝的天空之上,有朵白白的云
- 苹果公主
- 会飞的西瓜皮
- 想起那件事
- 寻找快乐
- 我是电
- 空中饭店
- 元旦晚会
- 树林里的声音
- 我喜欢的小动物
- 老师的味道
- 浅析高考创新试题的价值及达成策略
- 一个不等式的探究与推广
- 博客里走出的少年作家
- 电子信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
-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
-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分析
- 实施“分层分组导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 管理创新视角下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 关于浦发银行β系数的实证研究
- 浅析战略人力成本预算管理
-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思考
- 一道高考题的几何审视
- 融化渐冻的心
- 上市公司股票增值权税务计算及会计处理解析
- 让水墨画“动”起来
- 赵州桥
-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 丑小鸭
- 口语交际课设计——记忆中的巴掌
- 《捞铁牛》教学设计
- 《小狮子爱尔莎》教学设计
- 广玉兰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西湖的“绿”
- 第一课 春天来了
- 倔强的小红军
- 四季
- 5 古 井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课设计——请你给我签个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