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三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3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之情。

2.了解作者介绍大桥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5.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弄懂词义。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新课。

1.出示挂图。

2.提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请去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3.谈话导入 。

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梁。大桥1960年初动工,1968年全面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我国南北交通的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并用填表法按要求完成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注意纠正读音。

(1)“塑像”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ǔ。

(2)“穿梭”的“梭”读suō,不要读作shuō。

(3)多音字可采用组词的方法分清读音的用法。

3.分析字形结构,区别形近同音字。

(1)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轨”左右结构,右边是“九”不是“丸”;

“滔”左右结构,右下边是“臼”不要写成“白”;

“塑”上下结构,第五笔是小竖(),第六笔是竖撇(丿)。

(2)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四)理解词义。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明媚——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鲜明可爱;二是明亮动人。前者多指景物,后者多指眼睛。因此,在本文中应取第一种解释,指天空一片碧蓝,鲜明而又可爱。

时起时伏——伏:低下去。词的意思是:有时起来,有时低下去。在文中是说长江的轮船随着滚滚的波浪时而起时而又落下去,起伏不定。

2.比较近义词,理解同义。

“壮丽”与“美丽”都含有好看的意思。不同的是“壮丽”重在“壮”字上,“美丽”重在“美”字上。“壮丽”在文中的意思是南京长江大桥在阳光下十分雄伟、美丽。

3.出示卡片、指读词语。

4.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让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五)学生自读课文,巩固识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思考:本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

2.指名回答。

(本文作者通过看到、听到、想到的情景的描写,从大桥的外观、结构及建造的意义等三个方面介绍南京长江大桥。)

(六)作业 。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句间联系,读懂自然段。

(二)了解各自然段中作者介绍大桥的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二)弄清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间联系,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二)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三个观察点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

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很容易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走近大桥”、“站在大桥上”这些表示观察点的词语。但在第1自然段中都没有这样明显地指名观察点位置的词语。讲课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思考作者怎样才能看到南京长江大桥的全貌?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站得远看得全的观察方法。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描写大桥的?

(本段共有7句话,其中3至7句是描写大桥的外观。)

2.指读3至7句。

(1)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雄伟、壮丽)

(2)从哪儿看出雄伟、壮丽?

(3)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

“正桥连接着22孔线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4)“钢铁巨龙”指的是什么?

(5)为什么把南京长江大桥比作“钢铁巨龙”?

讨论中教师可随机介绍有关南京长江大桥的资料:铁路桥长6 772米,公路桥长458米,正桥长1577米,9个巨大的桥墩高80米,这样又宽、又长、又高的大桥是用钢铁建造的,而且引桥和正桥呈“S”形,所以作者用“钢铁巨龙”来比喻南京长江大桥非常恰当。

(6)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把大桥雄伟壮观的气势读出来。

3.开头1、2两句写得是什么?

(交待了作者来到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及天气情况。)

4.这些内容与介绍南京长江大桥有什么关系?

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清因为是在“天气格外好的”“清晨”所以才阳光明媚。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大桥才更显得“壮丽”。因此,这三句话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5.再次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大桥的?

(由远及近,先远看大桥“十分壮丽”、近看“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从结构上看,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公路,下层是火车道,并且看到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走近正桥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用笔将有关词语标画出来。

2.指名回答。(板书)

(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柱)

3.出示词语搭配练习,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填写。

红旗____,公路____,塑像____,桥头堡____,玉兰花灯柱____。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玉兰花灯柱”、“桥头堡”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随机介绍桥头堡高70米。

4.这样的描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景象十分美丽、壮观。)

5.站在大桥上远望江面,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看到: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听到:火车呼啸而过。

想到:长江天堑被征服。

(1)讨论:为什么江面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扁舟”是小船。“一叶叶扁舟”就是像一片片树叶那样的小船。因为作者远望江面,看到的是江面宽阔,江水浩荡,所以看到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同时这句话也从侧面反映出桥体的高大。

(2)为什么不写看见火车?而写“侧耳倾听”?

(因为火车道在下层。火车“呼啸而过”,所以是听见而不是看见。)

(3)这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由近及远、由看到听的顺序。)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作者叙述的顺序。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齐读第3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谈话。

教师告诉侗学们这是毛主席诗词中的一句话,原来是用来赞美武汉长江大桥的,这里引用这句话来赞美南京长江大桥。

(2)让学生查字典解释“天堑”。

“天堑”是天然形成的大沟,本课指天然形成的隔断南北交通的长江。长江自西向东奔流,使南北两岸交通不便,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天然形成的隔断南北的长江如今变成了畅通无阻的大道。作者引用这句话再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又生动形象地点明了南京长江大桥的作用,同时也赞美了大桥建设者的巨大贡献。

(3)齐读这句话,体会作者情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书包的重要性
谁是照耀我们的人
逛超市
爱玩耍的小猫咪
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我的课余生活
写事等
第一次参加合唱团
无题
爱玩球的小兔子
我的兴趣和爱好
我的妈妈
我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铅笔和橡皮
2012年在校大学生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
贫困大学生励志入党自传
医科专业大学生入党自传
优秀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本
最新3月优秀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经典的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标准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即将被批准入党的大学生入党自传
职业学院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个人入党自传
优秀大学生入党自传
本科大学生在校入党自传
2011年普通农民学生入党自传
大学生2012年入党个人自传
2011年大四学生入党自传
浅述显微硬度自动测量程序在金相试验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内蒙古:通过指静脉验证防止高考替考
基于化工生产操作控制中应用DCS的研究
中东将掀起新一轮核竞赛
国外中小学生怎么过暑假
“先进经验”无原则复制使农村学校受困
电梯电气控制的相关问题思考
菲总统“献媚”加速日本挺进南海
印战机欲“远攻”避开我防空火力
金属材料工艺种类及加工方法探讨
浅谈汽车门护板与周边配合设计要点
锅炉低温省煤器节能改造技术
在专业成长中找到职业幸福
薄壁铝合金封头冲压成形的加工工艺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设计
《雨铃铛》教学实录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设计
《雨铃铛》教学实录
《池塘边的叫声》练习设计
《雨铃铛》教学实录
《雨铃铛》教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课文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札记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札记
《雨铃铛》课文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设计
《雨铃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