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生字:烤、灌、焰、烘、填。

2、新词:烤鹅、灌进来、火焰、填满、暖烘烘。

3、理解重点句:

(1)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构思剧本的方法。

3、展开合理想象,学会演绎童话,评价同学演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演绎童话,进一步地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受压迫的穷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合理想象是课文的重点。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课文的难点。

重点采用当导演、演绎童话、自己想办法感情朗读来深化理解。难点则采用四人学习小组来讨论、与CAI课件进行人机交流来突破。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分段,归纳段意,抓重点编写剧本。

2、当导演,去演绎童话。

3、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演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想办法朗读课文。

5、写一个片断作文,实际运用展开合理想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CAI课件,演绎童话的道具。

2、搜集有关如何当导演、如何扮演角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抓住课文的脉络层次,构思出演绎的剧本。

3、自由演绎,演绎中领会并掌握破折号的用法。

目标完成过程:

一、整体感知,构思剧本。

1、板课题,明目标。

同学们,看到这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为什么要大家学这一个故事呢?请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目的地阅读,然后结合课文的“导读”、“预习”、“思考与练习”完成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听歌曲,做填空。

(1)拟定出学习目标后,教师接着配乐朗读,把学生带进童话所描绘的氛围中。

(2)播放儿歌《TY》,“最伟大导演少不了,找人选,去扮演……”激发学生当导演、去扮演的兴趣。

(3)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讨论如何当导演。老师最后点拨,总结出当导演的方法:1、想剧本;2、找人选;3、去扮演;4、评演技。(CAI课件的封面出现当导演的方法)

(4)我们该怎么想剧本呢?请各学习小组讨论,抓住课文的脉络层次,剧本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段,归纳段意。

(5)完成CAI课件弹出的子页1的剧本构思的提纲填空练习。如下表:

剧本提纲:

(悲惨)的生活

时间:下着雪的大年夜

(1-4)自然段

形态:光着头、赤着脚,又冷又饿

不敢回家: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会打,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美妙)的幻象

寒冷:希望温暖,出现暖烘烘的火炉。

(5-11)自然段

饥饿:希望食物,出现喷香的烤鹅。

孤单:希望过节,出现美丽的圣诞树。

无人疼爱:希望见到奶奶,出现慈祥的奶奶把她搂在怀里。

向往幸福:希望留住奶奶,出现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唯一)的结局

(12-13)自然段

在大年夜冻死在街上墙角里。

二、读中想象,试演童话。

1、激趣,找人选。(指着CAI课件子页1)“剧本有了,没有适当的人选可不行。(CAI课件翻到封面)当导演的第二步是什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完成CAI课件子页2的“找人选”的练习。在练习中体会课文中破折号的用法,童话里的特殊背景。读中想象出小女孩的外貌特征及她的悲惨命运。

2、想象,去扮演。“有了人选,导演们开始行动吧!”每一学习小组派一人当导演,其他都在“导演”指导下,CAI课件的子页3的几个视频文件配合下去扮演。

三、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1、读词语,并抄一抄。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老师检查学习小组试演的情况。

2、按照学法领会深刻词句,体会怎样展开合理想象。

3、自由想办法感情朗读课文。

目标完成过程:

一、评演技,明目标。

1、过渡:“上一节课,大家都试演了童话,现在老师来检查检查一下。”

2、(请一、两组表演。)他们演得怎么样?失败乃成功之母,他们为什么演得不够感人?因势利导,总结出演不好的症结所在:文章中词句没有细细品读。

3、板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按学法领会深刻词句,体会怎样展开合理想象。

二、议学法,自己评。

1、指导学习课文第一段。

我们理解课文是按一定的方法去理解的。看,方法可多了。

(1)小女孩的细节描写你怎么理解?(介绍并出示读课文找重点词理解的方法。)

(2)小女孩不愿回家的原因,你怎么理解?(介绍并出示画图找对比理解的方法。)

(3)小女孩的头发描写你怎么理解?(介绍并出示表演中体会理解的方法。)

2、这三个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请学习小组自己好好品一品第一段。

让学生合作学习,寻找合适的方法体会一下第一段的关键处怎么演,为什么这样写,应如何读。

3、总结学法。

大家可聪明了,想一想,我们是怎么学第一段的。(根据学生的回忆整理出学法:1、演一演;2、找一找;3、品一品;4、读一读。)

4、按学法自学二、三段,先演一演,再找一找,完成以下CAI课件的子页4的练习:

一、填空。

第几次擦燃火柴

看到什么

说明什么

一大火炉

渴望得到温暖

二烤鹅

渴望得到食物

三圣诞树

渴望得到欢乐

四奶奶

渴望得到疼爱

五和奶奶一起飞走

渴望得到幸福

二、

较带点词语有什么不同。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三、理解句子: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飞到什么地方?这说明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奶奶一起飞到新年的幸福中去。(有几个“幸福”?第一个“幸福”指什么?第二个呢?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我们该怎么朗读理解了的句子?

三、去扮演,自由读。

领会了深刻的词句后,让学习小组各自在CAI课件的配合下,小组再从头到尾表演一次,然后自由

想办法感情朗读全文。

四、做总结,学写法。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指导学生按目标来总结,让学生说出课文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

学生补充完整板书,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想象合理性。

五、做作业,再巩固。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的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中心,学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2、指导写一段学习通过合理想象来丰富作文内容的话。

目标完成过程:

一、检查朗读。

检查朗情况,质疑学生朗读的原因。

二、学习表达。

1、这一篇童话,为什么那么感人?

2、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作者运作了什么表达方法?

3、合理的想象让童话使大家深受感动,你们想想也来试试这一写法?

三、学法迁移。

指导学生写一段学习通过合理想象来丰富作文内容的话:

1、观察秋天校园的紫荆花。

2、学习小组展开丰富想象,说说紫荆花的静态和动态的美。

3、老师点拨,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合理的想象,并归纳出一些合理想象板在黑板上。

4、学生根据集思广义的合理想象进行片断练习。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吹泡泡
猫鼠斗智大比拼
神奇的笔
我爱我的家
贪玩的孙小圣
读《狗》有感
我爱我家
放风筝
采磨茹
蝴蝶选美
吹泡泡
我是泡泡小精灵
清明随笔
母爱深深
我是泡泡小精灵
关于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具说明
个人自传与入党申请书的写法
团员发展工作程序
怎样才符合做入党积极分子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介
入党申请书与入党志愿书的本质区别
入党思想汇报的写作要求
党员培训材料
入党材料准备及主要注意事项
《入党申请书》和《入党志愿书》
关于写入党申请和思想汇报的注意事项
入党思想汇报需要的内容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写法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的入党誓词
大学入党流程及入党申请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浅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浅析构建轭式搭配的心理空间模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利用研究
美术教学使用音乐的构思与实践
素描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症结及其相关性
论新一轮相亲电视节目热的冷思考
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
人格的法学意义(1)论文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1)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未来20年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战略构想(1)论文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论共同危险行为(1)论文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二)(1)论文
《观潮》教学设计(送教课)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送教课)与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鸟的天堂》教学思考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
《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教学案例评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难句解析
《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情景回放与反思
《巨人的花园》教学诊断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