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7
【设计意图】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创设了一种“自读、自悟、自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尝试着主动学习。
2、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起情感冲动,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通过让学生仿读、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并相互评价,充分感受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文中蕴含孝敬父母,体贴长辈之情。总之,突破传统的问答式课文分析,使学生自己去感受、理解、课文阅读的过程,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教学目标】
1、初读生字,会写“太、亮”两个字。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合作交流中感悟课文中的孝敬父母,体贴长辈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太阳、月亮、雷公公)、小星星。
【教学流程】
一、切入举偶
1、猜谜:
出示图片“月亮”。
2、出示课件:
“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弯弯的月亮,非常恬静” 。
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你想些什么?
指名说、评议。
3、这些是你们的心愿,那你知道吗?月亮也有心愿呢!
出示课题:
月亮的心愿,齐读。
课文中的月亮又有什么心愿呢?
二、识字平台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学生之间交流方法。
(请拼音宝宝帮忙,请教同桌,请教老师)
2、游戏“摘星星”:
画上的月亮很孤独,咱们给他找些伙伴吧,你们愿意吗?
课件逐步点击出示星星。
指名读词语:
lián hái bēi zhuāng qì
窗帘 女孩 背包 包装 生气
lìng gù bìng tài lèi
另外 照顾 生病 太阳 劳累
yī qiāo lí hù
医生 悄悄 离开 窗户
读正确的小朋友奖励小星星。
月亮有了这么多伙伴,他非常高兴,说“谢谢,咱们小朋友让他真正尝到了众星拱月的感觉。”
三、读创结合
咱们已经是月亮好朋友,想不想读读它的心愿。
1、看录像,听师配乐范读:
生听后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2、初读:
⑴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同桌互读互评,或自由读,或结伴读
⑵ 展示读:
选你觉得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3、细读讨论:
⑴ 读一读,找出写月亮心愿的段落,用课件出示。
⑵ 教师出示“文学家组”、“播音组”的组名,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小组参加活动,每个组可分为若干小组。
⑶ 出示第一次小组合作要求:
① 在写月亮的心愿的段落中,选择你们小组喜欢的段落好好读一读。
② 读后:
想当文学家的小朋友研究解释月亮的心愿。
提供句式:
月亮希望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想当播音员的小朋友有感情地读读月亮的心愿。
⑷ 派代表说、读评议,如:
第一个心愿:
好天气。
(出示太阳)
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因为孩子们去郊游,引导朗读第1小节。
第二个心愿:
下雨。
(出示雷公公)
引导读出着急,难过的语气。
因为珍珍的妈妈生病了,珍珍为了照顾妈妈而不想去郊游。
引导读第3~7小节,从中体会关心家人。
⑸ 第二次小组合作:
出示要求:
小组内选择以下两个内容中的一个读编故事或表演。
① 月亮来到太阳公公的家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月亮来到雷公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小组派代表读编故事或小组合作表演。
⑺ 月亮的心愿实现了吗?从哪儿知道的?
读第9小节,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比赛读。
出示画面:
理解“艳阳天”。
四、写字平台
1、看着去郊游的孩子、月亮、太阳不知有多高兴呢!
出示“太、亮”,学生自主写字。
2、观察,说位置及注意点
“太”字可以重点指导写好“竖撇”。
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师生评论,展示优秀作品。
五、提供课外阅读
《乌鸦反哺》的故事。
孟郊《游子吟》。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天晴 艳阳天
月亮 太阳
下雨 图 雷公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颗巧克力
- 4年2班
- 快乐的乡村夏日
- 爱,在我身边
- 文明奥运伴我行
- 果冻彩虹岛
- 童年
- 抗震救灾的故事
- 骑马
- 学骑自行车
- 2008属于奥运属于中国
- 奥运火炬传递诗歌
- 我为奥运添光彩
- 阳光下的奥运梦
- 奥运在我身边
- 论先秦道家天命观的特点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论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政府责任
- 论曹操对儒家思想的矛盾心理
- 论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制衡与监管
- 现代经济社会的信用风险及其规避
- 制度视角下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论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差别
- 中国农村工业的起源:基于制度的视角
- 论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责任边界
-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探析
-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论新中国独立自主文化建设道路的开创
- 美国网络安全逻辑与中国防御性网络安全战略的建构
- 我国涉外非婚同居财产关系准据法选择论要
- 《别董大》课文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赠汪伦》教材理解
- 《别董大》教学设计
- 《赠汪伦》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课文
- 《赠汪伦》教材理解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赠汪伦》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别董大》教学札记
- 《赠汪伦》教学设计
- 《别董大》作者简介
- 《别董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