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7
《识字4》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3、通过儿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与气候。
【教学难点】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会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字的方法。
2、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于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识字,引出生字
1、夏天就要到了,在夏天,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我请大家看一幅很美的图,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图上都有什么呢?
(出示彩图)
出示生词卡片(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
3、他们在干什么呢?能不能用比较精彩的语言告诉老师?打开书57页读读。
出示生词卡片: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粮食、游得欢、接网忙。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游戏:
找朋友,找出生字新朋友:
1、带拼音读词读句:
谁认识这些生字新朋友?
2、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会读吗?练练吧!
(自由练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抽读生字卡片。
(打乱次序)
5、学生摆字卡。
(边读边摆成3排)
6、学生找字卡。
(识字大王、识字小老师)
7、游戏:
拍手找朋友:
图文结合,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游戏:
捉迷藏:
这些生字躲到了课文里,大家还认识吗?
三、朗读感悟,兴趣学习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要求:
⑴ 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⑵ 共有几句话,作上记号:
请同学分别读这三句话。
请挑一句你最喜欢的,赶快练练吧!
2、合作学习:
请把你喜欢的这一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全班展示读,反复练读这三句。
4、表演读:
星星创作奖:
神秘奖品奖给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组。
要求:
每组挑一句最喜欢的,边读边表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时间1分钟。
5、全班展示:
全班配合读,小组表演。
6、小组比赛读。
7、拍手连读。
8、游戏:
找尾巴:
全班拍手读,一人排顺序。
读课文或儿歌:
小蜻蜓展翅飞,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宫殿,
小蚂蚁运粮食,
小蝌蚪游得欢,
小蜘蛛结网忙。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分类学习法:
这么多生字怎么学更轻松呢?孙老师教你们一的好办法,就是分类学习法。
2、小组讨论法:
这些字可以分成两类,哪两类呢?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类: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第二类:
展、运、网。
⑴ 学习第一类字:
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① 编儿歌:
蜻──青青小虫天上飞。
② 虫+熟字:
虫+青、虫+廷、虫+胡、虫+丘、虫+引、
虫+马、虫+义、虫+科、虫+斗、虫+知、虫+朱
编儿歌记生字:
虫和青,蜻蜓的蜻;虫和廷,蜻蜓的蜓……
⑵ 学习第二类字:
① 抽读生字卡片。
② 去掉拼音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蚂、蚁”:
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应该写得左右大致相等。虫字下面的提不要写成横。
右边的“马、义”要写得瘦长一些。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
六、兴趣延伸
同学们,课下还可以观察一下,夏天其它动物都在干什么?收集夏天的小文章,编编小儿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宠物“皮皮”
- 两只小乌龟
- 我的“动物班级”
- 诚信——照亮我们成都的明灯
- 我最敬佩的人
- 追梦少年
- 枫叶的思念
- 学骑车的启示
- 小时候搞笑的一件事
- 暑假的事情
- 蓝精灵的新故事
- 小保姆的滋味
- 与书为友
- 消防演习活动新得体会
- 晨雾
- 电子商务环境下培养顾客满意度的策略探讨
- 浅析北京车号限行与限购政策
- 新形势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中国理财产品的有效监管实证研究
- 关于医院后勤人员社会化趋势的探讨
-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途径探讨
- 项目管理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如何有效完善高校内控体系结构
- 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与对策
-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 浅析人力资源战略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
- 新时期酒店管理的创新发展探究
- 冬季奥运会赞助商营销投资与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 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 《小摄影师》说课设计
- 《小摄影师》练习设计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问题探讨
- 《我不能失信》课文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 《奇怪的大石头》相关知识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实录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 《奇怪的大石头》课文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奇怪的大石头》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