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⑵ 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 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⑶ 分角色读。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
教师板书:尾巴消失 捉害虫。
5、小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五、演一演
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六、拓展学习(作业)
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星期天
- 护蛙
- 一本盗版书
- 假如我是万能博士
- 考试后
- 游深圳的香蜜湖
- 我们班的“小笨蛋”
- 虚伪
- 献给春天的歌
- 泡泡
- 一件后悔的事
- 童年真快乐
- 我真想有个星期八
- 扩写《大家称赞他》
- 可爱的小黄燕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的不良因素分析和应对策略
- 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思考
- 谈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策略
- 基于创业实践的电子商务教育改革研究
-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加强
- 班级契约管理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 非市场营销专业中市场营销教学的思考
- 在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关于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中引入就业方向指导的思考
-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
- “校院融合,三段式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析
- “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关于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 浅谈多媒体软件教学之“初心”
- 谈经济应用数学课程改革
-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 用引读法教学《游园不值》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 《给颜黎民的信》简析
-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 抓住思维空间 培养想象能力——《丰碑》教学谈
- 《养花》教学设计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 浅谈《飞夺泸定桥》重点的教学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赤壁之战》一文教学设想及教后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