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火车的发展,激发创造的欲望。
【课前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2、检查识字情况。
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4、自读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5、读第3自然段。
⑴ 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⑵ 磁悬浮列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列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上海也有)
⑶ 朗读领会。
6、自读第4、5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⑴ 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谁能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⑵ 爸爸还说了什么?
⑶ 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⑷ 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7、读第6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读生字卡片。
2、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
三、书写指导
1、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
2、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
四、拓展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大家交流。
五、总结
注意肯定学生的创新之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用心灵去倾听
- 我组织的一次春游2
- 第一次捉泥鳅
- 作文在网上发表以后
- 深圳之行
- 一场足球赛
- 我组织的一次春游4
- 小树 笑了
- 记一次成语比赛
- 种草莓
- 我当上了语文小组长
- 传乒乓球活动
- 畅游科普王国
- 难忘的教训
- 我学会了弹钢琴
- 帮助建筑安装行业用户顺利实现营改增
- 面向未来的企业
- O2O可促进智慧社区更快落地
- 华三启动渠道转型
- 湖北:全产业链式示范培训敲开致富大门
- 让农民拥有“工作证”
- 扎根农广基层 传播农业科技
- 新中职学生系统新生录入行政区划码查错小助手
- 亚洲金猫:徜徉老河沟
- 信息安全渠道大变局
- 让有文化有技术的年轻人进入农业
- 第二届世界机器人大会9月召开
- 匆匆那年,网络芯片的绝世高手何在?
- 农业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贴近农民生活
- LTE Over CATV应用分析
- 拼音歌
- 《汉语拼音4 d t n l》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复习一》教学设计3
- 复习一教案设计一
- 05汉语拼音(gkh)之教材分析
- 复习一教案设计二
- g k h教案设计三
- 《汉语拼音4 d t n l》教学设计1
- 《汉语拼音4 d t n l》
- 《g k h》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复习一》教学设计2
- 催开创造的芽苞──d t n l 教学片断与评析
- g k h教案设计四
- 《汉语拼音4 d t n l》教学片断赏析
- g k h教案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