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7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7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

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

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

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

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通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

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可爱的小葫芦 雪白的葫芦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同学
童年的冬天
我的家乡
家乡的小河
喷泉
“红鬼”和“蓝鬼”
我学会了打羽毛球
过生日
角山
送给妈妈的礼物
我的同桌
我学会了溜冰
我学会了溜冰
我家门前那条河
礼物
学习党课的思想汇报
10月份大学生党课思想汇报
优秀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一篇
大二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转正思想汇报范文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900字
关于大学生活的思想汇报
党课学习思想汇报800字
大三下学期思想汇报范文
党课培训思想汇报
业余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1000字
11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5月份预备转正思想汇报
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析
国家意识与国际传播
李先生牛肉面 一段关于历史的述说
扬帆海上丝路 实现共赢发展
弘扬丝路精神 汇聚共建力量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大味至简蛤蜊汤
人人湘完成第二轮融资 发起人讲述创办历程
增强共同体意识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古夏山庄 黄金线路上的一处世外桃源
阿五美食 年夜饭“三十六计”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需要把握的十对关系
微信时代的对外传播
The Wizard Artist――Xiao Kuan
“高铁外宣”的思维切换
《长亭送别》的译文
《长亭送别》的背景资料
《窦娥冤》教学设计之一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之三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之一
《窦娥冤》教学设计之二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之三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之四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之二
《雷雨》人物语言及性格分析
《长亭送别》的特殊句式
《雷雨》教学设计之四
《雷雨》人物解读
元曲知识
《长亭送别》中的宋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