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
今天上的语文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蚕姑娘》。我从“蚕”开始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
生1说:“蚕最后可以变成蚕蛾。”我说“对的”。生2说:“蚕吃的是桑叶。”我说“说得真好”。生3说:“蚕会吐丝结茧。”我说“你知道得真多”。生4说:“蚕是从蚕卵里生出来的。”我说“完全正确”。
我看看没有学生举手发言了,就对同学们说:“谁能把刚才四位同学说的四句话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具体说说你对蚕的了解。”下面沉默了片刻,一位学生举手了,我让他发言。他说:“蚕是吃桑叶长大的,它从蚕卵里生出来,最后变成蚕蛾,它还会吐丝结茧。”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胆发言,然后说:“这位同学把刚才四位同学的意思连起来了,真了不起,但说话的顺序有些乱,能否按照蚕的生长过程来有条理地说。”此时,有几位同学跃跃欲试起来。我请了一位,他流利地说:“蚕是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它靠吃桑叶慢慢生长,长大后,它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蚕蛾。”
这是我在语文课上对两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随机性的和生成性的说话指导训练,在备课时,我仅仅想通过教师的简要介绍来让学生对蚕有个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课上,我忽然有个念头,何不让学生简单说一说,看看学生到底对蚕有多少了解,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个片断。其实,这样的案例在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是比比皆是的。语文具有工具性,在语文课上,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对教材中典范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和教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评价与改造上。而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这是语文课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重要也最实在的目标之一。语文课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学生口头言语的表达角度看,不仅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充分而丰富(这样就是体现了人文性),而且要引导他们把表达出来的口头言语说得更加规范甚至精妙(这样就是体现了工具性)。
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将话说得充分而有序呢?“言为心声”,学生只有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头脑中先想周全想清楚了,说话的时候才能表达得充分而有序,所以讲到底,这里还涉及到如何训练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和条理性的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言语表达往往不够完整充分,也缺乏条理,此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上面的案例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对“蚕”的认识片言只语地表达出来,然后启发学生将这些“片言只语”组织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丰富起来。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缺乏条理性的问题又暴露出来,此时教师灵活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发现表述顺序上的混乱,并按一定顺序重新理顺思维并组织语言,最后达到充分而有序地表达的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壮丽奇观——日全食
- 金色的迎春花
- 白灵石
- 新老师
- 全能保姆机器人
- 我
- 可爱的小鸡
- 森林运动会
- 看日食
- 伤心的离别
- 谢谢你的爱
- 秋天的校园
- 可爱的小广场
- 我的愿望
- 一场梦
- 京沪穗骨干传输网上海局建设方案研究
- 水利施工中水闸施工管理方法的应用
- 市政道路路面养护维修技术分析
-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处理技术
-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渗漏的防治措施
-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思考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如何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 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作用及施工措施
- 植物配置在小区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 机械零件设计中几何公差的合理选用分析
- 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研究
- 建筑工程中关键土建施工技术探讨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探讨
- 水泥检测最佳实验条件的研究
- 22《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17《赤壁之战》教学设计之二
- 21《最后的辉煌》
- 22《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十四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三
- 17《赤壁之战》教学设计之一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二
- 25《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三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十二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一
- 25《夜莺的歌声》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十三
- 18《冀中的地道战》第二课时
- 2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