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案之一

《母亲的恩情》教案之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8

《母亲的恩情》教案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母亲的恩情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摸()恩()

扑()漠()思()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吗?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四大女天王”
我的冤家同桌
我的朋友
女中豪杰
我熟悉的人
唉,他们这个帮
“毛毛虫”
我的好朋友--齐浩
“黑人帮”
我的好朋友
夸夸岑晨旭
我的同学
和谐
我的好朋友
探险队
探析二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浅谈功能文体学在大学英语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探讨《会计学原理》教学模式应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
试论财务分析教学中学生“学力”培养
试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简析基于“不言之教”德育方法论的高校德育工作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导论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属性及其观念重构
试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与思路的探讨
浅谈制约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探讨由后现代知识观看语文教材观的转变
浅析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助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关于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模式分析
简析加强当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探讨
《要下雨了》教学2
《乌鸦喝水》(A、B案)二
司马光(A、B案)四
称象(教案)二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司马光(A、B案)一
《称象》教案设计
《识画家乡(教案)》教学2
《乌鸦喝水》(A、B案)三
《乌鸦喝水》(A、B案)四
《要下雨了》教学3
《识画家乡》教学教案1
司马光(A、B案)三
《要下雨了》教学1
司马光(A、B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