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8
《晚上的太阳》说课材料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材中第15篇课文《晚上的太阳》。课文讲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救了母亲,旨在告诉学生遇事要积极动脑动手。课文语言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想象能力的好材料。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请、性”等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表演、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教育学生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我们学生对爱迪生这位科学家和他发明的电灯等比较熟悉,因此,理解爱迪生如何帮医生克服手术光线困难,感受爱迪生遇事积极动脑动手的精神,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三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端正、匀称地书写“请、急”等6个生字。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多动脑动手。指导学生继续端正匀称写好“医、性”等四个生字。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指导学生阅读新补充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悟中升情
个性作业,拓展延伸;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下:
先说说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无可奈何、一本正经”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接着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导入语,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细细地感受。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生情
1、在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课前搜索到的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从而更好地了解爱迪生,结合课外知识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知识,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做手术的后果,加深学生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2、引读课文第2段,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油灯的光线很暗”,结合“犹豫”请学生想象医生在犹豫些什么?动作演示“爸爸无可奈何搓着手”,扣住“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爱迪生的焦急。想象爸爸和爱迪生当时在想些什么?心情怎样?结合“妈妈痛苦地呻吟”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和糟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接着我将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爱迪生想出了一个怎样的好办法?”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扣住“眼睛一亮”、“医生的摇头”体会爱迪生想出了好办法,可医生却还不明白,间接衬托出爱迪生的聪明。我预计学生对爱迪生想出的方法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当时情境,来体会简易手术台前的一片光明,进一步感受爱迪生的善于思考。
在引读第3段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结合医生的话感悟爱迪生的聪明,从小遇事就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自读课文第4段,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创设表演情境,通过采访形式,抓住“妈妈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请学生想象此刻妈妈最想说些什么,来体会妈妈以有这样的儿子引以为豪,理解爱迪生所说话中第一个太阳是指白天生活中能发光的太阳,联系下文理解晚上的太阳是指“电灯”,结合学生回答及时点明课题。扣住“一本正经”“真的”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第三环节: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还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1、读读课文,用自己的说说这个故事。2、找找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再读一读。3、上网或查资料了解爱迪生其他的发明和对社会的贡献。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环节、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医、性”两字,请学生自学笔顺表,在学生交流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边示范板书,医第二笔是撇,里面部分最后一笔是点,最后再写竖折。性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字要写得美观匀称。在学生书写时,我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教育学生“提笔既是练字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晚上的太阳
爱迪生发明电灯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晚的星空
- 外婆家的小狗
- 给赵老师的一封信
- 小熊请客
- 未来的机器人
- 我的奶奶
- 夏雨
- 自画像
- 两个“马大哈”
- 雨中接妈妈
- 童话故事
- 我为妈妈做饭
- 我家住在凤凰山
- 一件令人难忘的事
- 我爱你——祖国
-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
- 小企业代理记账现状及对策研究
- 电商纳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 加强基础财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三维一体”风险导向内控体系的构建
- “三层双轨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研究
- 浅谈新修订职工薪酬会计准则
-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 云会计服务的SWOT分析
- 基于个案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基建并账规定解读
- 用友T3畅捷通销售管理业务操作探讨
- 会计信息化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初级会计学双语教学设计研究
- 中高职衔接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 《过秦论》写作特点
- 《过秦论》词语古今异义
- 《师说》教学案例之一
- 《过秦论》教学案例之一
- 《过秦论》语法修辞
- 《劝学》时代背景
- 《过秦论》教学设计之四
- 《师说》课堂教学节录
-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
- 《师说》教学设计之六
- 《过秦论》结构分析
- 《劝学》内容提要
- 《过秦论》写作背景
- 《过秦论》译文
- 《过秦论》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