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
(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初步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丶”的样子,摆好“丶”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戋”中的斜钓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入种字的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对拉萨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精读感悟。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⑴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⑵品读比喻句。
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⑶怎样读好这句话?
⑷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
⑴小组交流,并读一读。
⑵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⑶全班交流品味,学生读句,谈体会。
⑷图片展示
3、齐读第五自然段。
准确、形象的比喻,点明了拉萨天空的美,表达了对拉萨的热爱。
三、品读模拟,拓展眼界。
1、齐读课文,让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再次走进拉萨,欣赏拉萨的蓝天。
2、模拟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拉萨当地的导游,今天你要接待一批游客,请你着重带领大家欣赏拉萨的蓝天,并有机地介绍有关拉萨的其他内容。
四、指导背诵。
1、可提供关键词语,理清层次,逐步背诵。
2、可借助各种拉萨天空的图片资料,以境助诵。
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
湛蓝
纯净
圣
地
的
窗
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为了心中的那一抹绿
- 春,绿
- 春节
- 读《穷人的风骨》有感
- 我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羽毛球
- 雨的舞会
- 游银子岩
- 花伤
- 信念
- 我
- 永恒的光阴
- 错爱
- 留待青山铸华魂
- 阳光总在风雨后——听《真心英雄》有感
- 地球大家庭-学习
- 观人之道(上)
- 宁怀远谈丝路商业精神
- 对话高玉峰:让“四个全面”引领旬邑新发展
- 读书铸造了我的人生
- 意识上的缺失令人焦虑
- 中国经济必须更换发动机
- 袁枚的养生方
- 破解“三农”制度藩篱
- “一带一路”三大布局
- 土壤修复,还需“多头并举”
- 社会组织如何服务“农业梦”
- 宁怀远的家乡情怀
- 陕西“十三五”规划探讨
- 新农人梁建武:双手托起群众的致富梦
- 土地污染治理,外国带来的启示
- 《明天,我们毕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19《秦兵马俑》
-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设计之一
-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一
-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第十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之一
- 20《牛郎织女(一)》
- 居高临下 脚踏实地——谈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本的理解和使用
-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二
-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