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
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对话平台
1、感知:
⑴ 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 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 交流,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2、识字:
⑴ 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⑵ 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⑶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
⑴ 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⑵ 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⑶ 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4、写字:
⑴ 出示要写的字:
已、娃、纷、好。
学生认读。
⑵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⑶ 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
“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⑷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1、导入:
挑苹果游戏:
(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2、诵读:
⑴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⑵ 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⑶ 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演读:
⑴ 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⑵ 学生自由练背。
⑶ 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4、讨论:
⑴ “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⑵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5、练习:
⑴ 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⑵ 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6、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7、写字:
⑴ 出示要写的字:
甲、洼、豆、识、经。
学生认读。
⑵ 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⑶ 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⑷ 学生再练写。
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伴教锦囊】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航模
- 快乐的冬天
- 小燕子回家了
- 运动会
- 《奇怪的大石头》读后感
- 读《落满霞光的竹林》
- 快乐五一
- 清明扫墓
- 快乐的端午节
- 小燕子回家了
- 我们的小飞机
- 小燕子回家了
- 去森林公园郊游
- 吹泡泡啦!
- 永远的学习伙伴
- 简历的特点
- 简历的概念
- 自我鉴定的概念
- 简历的格式
- 自我签定的格式
- 读书笔记的种类
- 读书笔记的概念
- 自我鉴定的作用
- 读书笔记的实例一
- 读书笔记的实例二
- 读书笔记的作用
- 编写自荐书注意事项及格式
- 自我鉴定的特点
- 如何将简历写得更加丰满?
- 读书笔记的实例三
- 探讨更新会计教学理念 改革会计教学模式(1)
- 新旧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上的差异分析(1)
- 中美注册会计师造假及监管机制比较研究(1)
- 我国内部控制现状探析(1)
- 基于财务治理角度的内部审计分析(1)
-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研究(1)
- 货币资金的会计控制管理(1)
- 浅析新会计准则中对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1)
-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1)
- 中国会计研究规范问题探讨(1)
- 人力资源会计假设的初步研究(1)
- 不同人文环境下的中美会计差异(1)
- 企业会计信息网络化探讨(1)
-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审计与监督(1)
- 售后租回融资租赁的会计核算分析(1)
-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一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八
- 《画风》片断赏析一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六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二
- 《画风》教学设计二
-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动手做做看》读后感
- 《北京亮起来了》网络教学设计
- 《动手做做看》:放飞心灵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九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