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7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并使学生了解植树绿化的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找关于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2.《春天的故事》MTV。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是植树的好时候,你们知道哪天是植树节吗?(3月12日)那你们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发生的事吗?(板书课题)你想知道吗?那就请大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生读课文。想办法将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字用笔圈出来。
3.小组内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问问同学。
(二)识字
1.小组内自学生字,总结识字的好办法。
2.汇报。
(1)熟字加偏旁:直──植
(2)熟字换偏旁:爷──节那──邓多──岁……
3.指名读字卡、词卡。
4.将生字请回到课文中,再次读课文。
5.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邓爷爷的资料进行汇报,教师也可以给予补充。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这位伟人。
(三)写字
1.让学生先观察要写的6个字。
2.指名说说要写好这些字需注意什么?
3.师范写有难度的字,例如:爷、岁,讲解字的结构;提示“亲”字的第五笔横长,第六笔横短,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生先描红,再练写。
5.班级内展评。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对邓爷爷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植树节这天亲自植一棵树呢?他植树的态度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词卡的形式复习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引导学生讨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边读边体会。例如:
(1)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2)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然不休息。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3.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4.配乐朗读全文。
三、课外延伸
1.观察校园内的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植树节快到了,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种一棵小树或栽一盆花。
四、小结
植树是一种绿化行为,它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大事。今天我们种植了一棵小树,不久它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会为我们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我们要记住邓爷爷的这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决战校运会
- 苹果也有药用价值
- 交通规则须重视
- 我的环保策划书
- 我眼中的四季
- 真我
- 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 鲁滨孙的精神
- 一次有趣的实验
- 雪
- 读《成长感恩的心》有感
- 我的理想
- 走廊?上?
- 学会生存
- 传统也有“发明”的
- 浅谈宪法权利救济权/赵勇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社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保障(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文化复兴下的虚像和实像——一种理解、不满与期望
-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 俄罗斯联邦军事状态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关于情结问题
- 宪法监督与民主的关系刍议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对公布学生成绩排名行为的思考
- 论圭峰禅师宗密的方法论模式
- 刘玉坤诉郑宪秋离婚及财产分割案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学”研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
- 《一面》教学设计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作特点
- 《有的人》课文简说
- 《一面》课文简说
- 《一面》教学设计1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
- 《有的人》教学设计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3
- 《一面》教学设计4
- 《有的人》教学片断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训练指要
- 《有的人》教学设计3
- 《一面》教学设计3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