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7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并使学生了解植树绿化的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找关于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2.《春天的故事》MTV。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是植树的好时候,你们知道哪天是植树节吗?(3月12日)那你们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发生的事吗?(板书课题)你想知道吗?那就请大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生读课文。想办法将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字用笔圈出来。
3.小组内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问问同学。
(二)识字
1.小组内自学生字,总结识字的好办法。
2.汇报。
(1)熟字加偏旁:直──植
(2)熟字换偏旁:爷──节那──邓多──岁……
3.指名读字卡、词卡。
4.将生字请回到课文中,再次读课文。
5.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邓爷爷的资料进行汇报,教师也可以给予补充。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这位伟人。
(三)写字
1.让学生先观察要写的6个字。
2.指名说说要写好这些字需注意什么?
3.师范写有难度的字,例如:爷、岁,讲解字的结构;提示“亲”字的第五笔横长,第六笔横短,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生先描红,再练写。
5.班级内展评。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对邓爷爷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植树节这天亲自植一棵树呢?他植树的态度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词卡的形式复习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引导学生讨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边读边体会。例如:
(1)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2)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然不休息。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3.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4.配乐朗读全文。
三、课外延伸
1.观察校园内的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植树节快到了,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种一棵小树或栽一盆花。
四、小结
植树是一种绿化行为,它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大事。今天我们种植了一棵小树,不久它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会为我们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我们要记住邓爷爷的这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一件事
- 爷爷又笑了
- 种花生
- 美食天堂
- 我爱我的芭比娃娃
- 善待蜜蜂
- 赏月
- 书,我爱你!
- 我养成了爱运动的好习惯
- 开学畅想
- 第一次看家
- 一次难忘的经历
- 愉快的校运会
- 中秋十五
- 爸爸误会了我
-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概况及今后发展趋势——兼谈素质教育
-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探索与实践
- 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
-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 师德建设对和谐、平安校园的辐射
- 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
- 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地位
- 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及实施途径探析
- 德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学习与借鉴
- 巧借学习动机论,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初探
- 谈现代教师的教育良心
- 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
- 浅谈课堂教学转型的技术背景与认识论根源
- 98抗洪抢险感人故事
- 《金色的鱼钩》课后记
- 引疑,生疑,质疑,解疑──《金色的鱼钩》课后反思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桥》教学反思
- 课本剧:《金色的鱼钩》
- 《桥》教学案例
- 98年洪水来临时的随笔
- 《桥》教学反思
- 《桥》教学杂谈
- 《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以“桥”为线索教学《桥》
- 《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两次笑
- 品读感悟在《桥》教学中的尝试
-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