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看科学童话故事,能从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课时安排】
共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揭示课题
1、板书:
雨衣,常见吧!你穿过雨衣吗?
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看到过充气雨衣吗?
2、这就是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出示图片)你喜欢吗?为什么?
二、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林是怎样发明这件充气雨衣的呢?你学了课文就会明白了。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卡片认读生字。
⑵ 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⑶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难题、一直、旋转、花伞、吹气、气囊、称赞。
2、请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设置悬念,学习课文
1、小林为什么想发明充气雨衣?
2、这么不方便,小林多么想解决这个难题啊?所以“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出示句子)请说说“一直”说明了什么?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小林是一直在想啊想的?
3、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就有了发明的灵感,他的灵感来自哪里?
说说“……”表示什么?小林可能还进行了怎样的试验呢?
4、指导朗读。
三、复述课文,情感升华
1、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充气雨衣的发明经过吗?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总结激励
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日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2、总结激励:
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 一直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塑料救生圈
做 粗铁丝 塑料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奶奶
- 我
- 我的父亲
- 我的同桌
- 我的妈妈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我的同学
- 我家的“书虫”
- 他们性格
- 我最喜欢的奥运冠军
- 平凡的一个人
- 我的“超人”表妹
- 爱看书的堂姐
- 人生
- 我的“玉米”好友
-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中道德情感的培养
- 论库恩科学革命的缺陷
- 大学生消费伦理的家庭对策
-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 新时期我国家庭伦理剧之解读
- 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
- 科技哲学论文:浅议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创造性
- 弘扬传统文化,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之路
- 美国两所医学院医患沟通课程初探
- 科技哲学论文:浅析科技道德的激励功能
- 浅谈关于科学发展观时代内涵和现实定位述要
- 论高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 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加强道德模范的建设
- 科技哲学论文:浅谈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
-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文化价值探讨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1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9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9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0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3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2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8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6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1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3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7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