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被艺术化了的语言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激趣
1、(板书:秋天)学生交流看到这个词语的所思所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加对秋天的感性认识。
2、(板书:雨)联系生活中的雨,交流描写雨的词语。
3、(板书:的)通过语言描述和课件演示,创设秋雨中的情境,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独立朗读:画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相听,互相纠正,共同练读难读的句子。
3、展示朗读:带领同学们齐读自己开始读起来有困难,后来终于读好的句子。
4、指名轮读:随机在句末指名接读,高度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检验初读效果。
5、整体感知:读了几遍课文后,你们知道了吗?秋天的雨它是什么样的呀?
三、逐步深入,把握重点
1、引导找出描写“秋天的雨”的句子。
2、自由朗读,读出自己对秋雨的感情。
3、创设漫步秋雨中的情境,赏读第一自然段。
4、“……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引导质疑:这时你最想了解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5、梳理问题,跟随秋天的雨走进秋天的世界。
四、品读感悟,理解体验
1、看看秋雨的色彩:
⑴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欣赏秋雨的色彩。
⑵ 交流看到的景色。
⑶ 把你觉得有趣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⑷ 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感情朗读,品味积累。
⑸ 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读懂“五彩缤纷”的意思,引导学生领悟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积累表示颜色多的词语。
⑹ 引读全段,欣赏五彩缤纷的秋色。
⑺ 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根据提示背诵第二自然段。
2、闻闻秋雨的气味:
⑴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闻闻秋雨的气味。
⑵ 交流闻到的香味,指导朗读。随机指导书写“菠萝”,“梨”以及“柿、杨”这两个带有木字旁的字。
⑶ 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水果的气味,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小朋友的脚,常常被那香味勾住。”
⑷ 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小结收获,设计作业
1、这节课下课后,你准备做点什么?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意见,提出建议,引导学生自由合理选择作业内容。
2、激发同学们搜集有关动植物过冬情况资料的兴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交流作业
1、交流自选作业,展示学习成果。
2、听写词语。
二、结合课外资料,阅读第四自然段
听听秋雨带来的信息: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都有谁听懂了秋雨的话。
2、结合课外搜集的动植物过冬情况的资料,想象秋雨吹起小喇叭对它的好朋友们说的话,记录下来。
3、交流写话内容。
三、回顾全篇,感情朗读最后一段,表达对秋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与学生一起设计自助餐式作业
总结学生意见,融入教师建议,设计如下分层作业:
1、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第12课那首描写秋天的小诗《听听秋的声音》;
2、爱习作的你,不妨写写你眼中的秋雨、秋色;
3、爱绘画的你,不妨画一些秋天的景物;
4、爱唱歌的你,不妨创编歌词,改编《小雨沙沙》,唱给大家听;
5、爱文学的你,不妨收集、摘录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
6、爱观察的你,不妨和爸爸妈妈到野外去秋游,寻找秋天其他的特点。
以上六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若干题完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伙伴——书
- 童年趣事
- 听听,秋的声音
- 怀念过去
- 我
- 神七飞天梦
- 国庆60周年:祖国在我心中
- 学吉他
- 我为什么不可以像云
- 小狗
- 黑龙江的由来
- 成都我爱你
- 竞选演讲稿
- 国庆60周年:我爱你——母亲!
- 国庆60周年:我和我的祖
- 日韩举行财长对话探讨恢复两国间人事交流
- VIE架构360度解析:本质及利弊
- 国务院批转《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 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窘境
- 卡马特:被任命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任行长
- 税务总局放宽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扣除口径
- 三部门通知开展商业健康险个税政策试点
- 打造“消费化员工体验”正成为趋势
- 詹姆斯·西蒙斯 华尔街另类股神
- 李稻葵:中国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2050年GDP是美国3倍
- 厉以宁:新常态下要敢于投身竞争
- 《亚投行章程》出炉 法定资本千亿美元
- 互联网农业,能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吗?
- 范德比尔特家族 三代而衰
- 共同社“中国游客‘扫货’让日本扭转旅游赤字”
- 《春酒》教学设计
- 《春酒》课文
- 《吆喝》练习设计
- 《俗世奇人》教材理解
- 《吆喝》课文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俗世奇人》教材理解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春酒》说课设计
- 《春酒》教学设计
- 《春酒》练习设计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 《春酒》教学设计
- 《春酒》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