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2
《给予树》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2、谈话:
你了解圣诞节吗?
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4、理解课题:
“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⑴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⑵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 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⑴ 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立即、卡片、盼望、拥抱、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⑵ 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2、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3、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2、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⑴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⑵ 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3、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萤火虫
- 卵石画
- 文明,就在身边
- 妈妈笑了
- 笑容背后的真面目
- 有趣的课余生活
- 做梦都想着的亲人
- 太阳宫冲浪
- 缓慢的上课铃前后
- 入团申请书
- 半碗剩饭
- 六年级数学总结
- 解开茅盾
- 两元钱
- 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
- 对当代新儒家民主理论的评价分析
- 大众健美操创编研究和实践
- 就业指导与第二课堂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封建色彩
- 论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稳定工作中的作用
- 蓝色文化下依托专业特色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 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
-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延安马列学院与思想政治教育
- 煤炭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策略
- “失位”与“回归”
- 浅论中专教师的德育示范效应
- “五结合”授课方式在俄语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 高等院校教师授课质量考评若干问题的探讨
- 《韦德的心愿》教材分析
- 《匆匆》结构分析
- 《匆匆》精品教案
- 《回家》探究感悟
- 《回家》教材分析
- 《匆匆》教学设计1
- 《回家》教案之一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句子赏析
- 《匆匆》课外阅读材料
- 《匆匆》课文原文
- 展开想象的翅膀——谈教学《匆匆》
- 《匆匆》一课一练
- 《匆匆》教学设计3
- 《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