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1
《给予树》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 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 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 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两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仁爱 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理解重点词句:
⑴ 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⑵ 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①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②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⑶ 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①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② 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⑷ 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二、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2、替那个陌生的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续写《凡卡》
- 一件怪事
- 二十年再相聚
- 座位
- 我永远忘不了
- 拾稻穗
- 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 多关心老人,让世界充满爱!
- 我心中的家乡
- 做水果拼盘
- 一个诚实的人
- 书我的最爱
- 改写《卖火柴的小女孩》
- 我和老师
- 童年的梦
- 关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及意义
- 冲突与合作:析新媒体环境中青少年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
- 试析高校毕业班学生的安全现状与对策
- 关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 试析河南城建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反思
- 试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持续发展对策
- 试论高校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
- 关于高校思政课引入大学生表达思想观念的探讨
- 浅析影响青少年思想品行的重要因素
- 关于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
- 关于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探究
- 试析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 简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试析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
- 注目宇宙,展望历史,大写人生──谈《沁园春·雪》中人的境界
- 重读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 观《沁园春·雪》,看多媒体教学
- 《沁园春·雪》史话
- 有关诗词的诵读与学习
- 《沁园春·雪》鉴赏感悟
- 文学常识:词
- 关于毛主席咏雪词的考证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峥嵘岁月中的毛泽东借诗词言志
- 《沁园春·雪》难句解析
- 以诗言壮志 借景抒豪情──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 《沁园春·雪》学习指导
- 中学语文课文中毛泽东诗词美学初探
- 《沁园春·雪》学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