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9
《荷花》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观察画面,创设情境,深人感知课文(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课堂的学习能背诵2、4自然段。
4、在音乐的伴随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美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荷花的美丽。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3、体会“冒”的神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诗《小池》描写了初夏荷塘的美丽景色。其中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刚刚露出水面的形态,那么当荷花开的时候,荷塘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块儿去公园的荷花池边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熏陶情感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遇到生率多读几遍。
⑵ 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读音。
3、激趣展示:
指名分段读课文。
(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边读边思考:
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地荷花?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1、品读二、三段:
⑴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段:
先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⑵ 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① “荷叶挨挨挤挤的……”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的什么?
(形状、颜色)
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图片出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
你们看,这就是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荷叶的形状是不是很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你能感受到什么是“挨挨挤挤”吗?看谁来演一演。
(请学生上来表演)
还有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
(指名读、齐读)
②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小结:
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说这个冒字用得好了吧!
③ “有的……有的……有的……”
A、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
(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B、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
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C、自由练读。
(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
D、指导朗读,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书:千姿百态)
过渡语:
作者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⑶ 合作交流,解决难点。
(理解“如果……”)
① 质疑探究:
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② 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正象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仅很美,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
(板书:一幅活画)
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段。
⑷ 表演朗读二、三段。
2、巧读四、五段。
⑴ 说感受,听录音,体会情感:
站在这如画的荷花池边,你们有什么感受?小作者也有同感,他浮想联翩……。
(伴有课文四五段的朗读录音)
⑵ 质疑探究。听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⑶ 合作解疑,讨论交流。
⑷ 表演引读:
(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大美了,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四五段中陶醉吧!)
想象说话,迁移情感。蜻蜓和小鱼会对荷花姐姐说写什么呢?
过渡语:大家读得真美,还想读吗?那我们齐读全文,领着全场老师再去荷花地闻一闻荷花的香,看一看荷花的美。
四、再读全文,抒发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小猫
- 广州动物园一游
- 母爱
- 我爱冬天
- 乡愁
- 我有这样一位好母亲
- 雪
- 我家又添新成员
- 那一刻他让我感动
- 美丽的跃龙山
- 我有这样一位好老师
- 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 那一刻我真感动
- 童年的回忆
- 圣诞狂欢
- 闲谈“日本论”
- 社会安全感乃万众创新之基
- 镀金时代的腐败
- 792亿美元再当首富 比尔·盖茨成人间财神
- 大数据催生财务变革
- 游戏赛车:平行社会的开端?
- 原油与美元的“探戈”
- 岁月匆匆,美丽不改
- 权衡“自由行”
- 美国民主之源
- 考琳·麦卡洛
- 载人太阳能飞机创新了什么
- 中国电信危机
- 楼市温和复苏分化加剧
- 如何看待移民
- 别了,我爱的中国
- 务实强本,返璞归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
- 秋游景山
- 《林海》教案
- 草船借箭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设计之二
- 赤壁之战
- 《林海》教案
- 为人民服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作者简介 郑振择
- 景阳冈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法建议
- 挂两支笔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