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案例分析
翻新时间:2023-05-31
《路旁的橡树》案例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卢老师在这节课中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课堂特色。
一、全篇贯穿“爱”的情感,奠定整堂课的感情基调
一开始就把注意力引向老像树,它有很多年了,是我们的朋友……很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爱”的感受,让学生从这个角度去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主体”角色体现突出且自然
1、课堂上质疑──寻疑──解疑的主动权都交还了学生,本堂课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智慧和悟性。
2、强调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如:整堂课都是老师在引导着学生自己将课文读懂、读活,而没有任何分析教材的痕迹。当学生提出“为什么工程师提出未来的路铺在哪里呢”?“工人们为什么停下来?”学生的回答只是不能砍树,爱护树木之类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没有很深的见解。当学生回答不了,或者思想不能深入的时候,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中体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其实,不管问题由谁提出,问题本身只是一个凭借。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章的语言,从语言中体会、感悟,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情感。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同时通过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从新的视角感受,加进自己的人生体验。所以,卢老师很好的捕捉到问题这个线索,引导学生学习全篇课文,理解语言,交流情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争吵
- 美丽的人民广场
- 妈妈的爱
- 母亲
- 可爱的小乌龟
- 红代表什么
- 未来世界
- 水竹
- 我的同桌
- 参观青秀山
- 小树
- 春游
- 妈妈的爱
- 我爱故乡的砀山梨
- 窗外的早晨
- 要扎实推进在职党员双重监督管理工作
- 浅析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视角下的外语课堂教学
- 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研究
- 涂鸦艺术元素在商业产品中的应用
- 完善党务公开制度的具体思路
- 发挥公证预防职能 构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 如何使党报经济新闻更可读
- 浅析做好机关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四个结合
- 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法治精神
- 网络犯罪与防范策略之我见
- 灾难报道中新闻记者的异常心理表现
- 网络中VLAN技术的应用
- 让基层党支部在群众路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浅谈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
- 论少儿合唱团的建设
- 9《夏明翰英勇就义》
- 19《赤壁之战》
- (选学课文)《玛丽亚的心愿》
- 25《黄鹤楼送别》
- 《习作2·难忘的______赛》
- (听说训练)《新鲜事》
- 23《徐增巧破巫术》
- 8《吊灯和鲨鱼》
- 《练习二》
-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 16《读书要有计划》
- 7《落花生》
- 8《南泥湾开荒》
- (习作训练)《写启事》
- 5《葛洲坝工地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