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0
《和时间赛跑》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能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时间的宝贵。教学难点:
研读课文,结合典型事例感悟。教学准备:
生字小黑板、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引入。
1.师诵名言:“日月如穿行的飞梭,光阴似疾驰的箭矢,昨来又去,转眼即逝。一曲未终,白驹已过千里。岁月啊,你在我的额头上犁下深深的沟痕,可惜,可叹!来,干了这一杯!”
2.生诵名言。我听说你们积累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能不能背诵几句给我听。
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与教学最后一个环节的“创编名言”相互呼应,使整堂课连成一个整体。
3.师赠名言:
(出示: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美文大师林清玄)
4.生提问题。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为什么说“收益匪浅”)
人为什么跑不过时间?)
刚才几个问题的答案都在一篇课文里,题目叫《和时间赛跑》。我们把课题写下。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音。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与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三、精读课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2学生自由读第1~5自然段,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3.学生可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些话得力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4.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点拨。忧伤:忧愁,悲伤。安慰:使心情安适。光阴似箭:比喻时间流逝得很快。日月如梭:日月像穿梭一样来来往往,形容光阴飞逝。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检查并选择讲评课时作业。
3.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二、读好课文。1.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两位小朋友读,谁的朗读读到大家心上去了?我们大家都来这样读一读。
2.指名接着读,你也来问一问。
3.下面一句话不太好读,我们先练一练。请推荐两位高手读。我也来试一试。这样读可以吗?朗读其实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只要把心中的那份感受表现出来,你的朗读就成功了。请同桌合作一下,一位是爸爸,一位是孩子,站起来对话。可以根据感情表达需要改变课文中的个别字词。
(追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4.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读。
引读:a师:听了爸爸的话,——(生读)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把这种说不出的滋味读出来。
b师:人真的是跑不过时间呀———&
生读’每天放学回家,我在院子里看到太阳一寸一寸地落下去,就知道这一天快要过去了……我看到小鸟向自己的巢飞去,飞得好快呀……
c
师:我是跑不过时间,我还是要跟他比一比,放学了,我往家走———&生读’
d
师:从那以后,我常常和时间赛跑——(生读)
e
师:童年养成和时间赛跑的习惯——(生读)
(以读代讲,学生在读中自然领悟了课始提出的有关问题。)
f师:我最大的收获是——:(生读)童年养成了和时间赛跑的习惯,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我收益匪浅。(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美文大师林清玄)
5.谁敢在讲台上来读这句话?
现在,你占据着朗读冠军台,谁能读得比他更有味,让他离开冠军台。
(为学生注入能充分激活身心的“兴奋剂”’读着读着,大家都已经会背诵这句话了,我们一起诵读。)
三、拓展延伸。1.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对时间、生活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2.让我们在诵读珍惜时间的名言中结束课吧+
(1)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刘秋娘
(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4)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关汉卿
(5)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6)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的时间。——德国贝纳姆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皆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文嘉《明日歌》四、板书设计:13
和时间赛跑
争取
成功
珍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偷光顾我家
- 读《狮子和鹿》有感
- 唠叨的妈妈
- 我的小表妹
- 鱼
- 爸爸的爱
- 观察中的发现
- 未来的机器人
- 我的好朋友
- 做核桃灯笼
- 我家的“多变睡眠虫”
- 有趣的小实验
- 愉快的事
- 家乡的特产
- 学做炸豆腐
- 代表委员热议本刊两会专题报道
- 中国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
- 区域经济前行
- 2015:风险集中释放
- “双引擎”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 基础设施投资的新股权
- 以创新驱动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 豁免“地租”
- 资本市场进入“互通”时间
- 智能家居的窘境
- 万亿养老金如何入市
- “互联网+”是引领信息社会的新引擎
- 2月份地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中国制造新图景
- 水平or垂直,不是一个问题
-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之一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三
-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之二
- 第十册《练习5》教学设计之一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四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一
- 第十册《练习6》教学设计之一
-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习作5》《迎六一征稿启事》教学设计之一
- 《学与问》教学设计之一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二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之二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