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检阅》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鸦雀无声、截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2、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由春节联欢晚会的《千手观音》引入新课。(由学生感兴趣的、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检阅军队视频,让学生谈谈检阅队伍给自己的感受。(观看视频,使学生对检阅有感性认识,并为下文讨论是否让博莱克参加检阅作铺垫。)
3、让学生简单说说在检阅中发生了什么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模拟讨论
1、结合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截肢”的意思,谈谈拄拐走路的感觉。(为下文理解博莱克训练的艰苦作铺垫)
2、模拟儿童团讨论的情景,学生充当队员、队长,老师读旁白。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棘手”、“鸦雀无声”等词语,让学生进入情景,想象儿童队员内心的想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思考,说出儿童队员们内心的矛盾心理,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儿童队员们的心情。)
三、模拟采访
1、播放波兰国歌,齐读课文10到16自然段。(让学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朗读课文,体会检阅的壮观。)
2、让学生当记者,默读课文,设想采访博莱克他的问题,作上记号。(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3、全班交流,模拟采访过程,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记者采访的形式,想象博莱克的心情、想法、练习中的困难)
4、让学生当记者,了解一下观众的想法。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从观众的角度对博莱克和儿童队员的表现作出评价。)
三、总结
1、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残疾的青少年在大家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了成功。观看《千手观音》表演视频。(让学生明白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是能够和健康的人一样做出成绩的。)
2、投影残疾孩子的照片,配乐解说。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想对残疾的孩子们、对健康正常的人说话。(此处的交流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4、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们把爱传送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将洒满爱的阳光。
【板书设计】
检阅
博莱克──自信、坚强
队员们──善良、信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又到月圆时
- 又是糖人飘香时
- 小草赞
- 难忘
- 我与祖国
- 听雨
- 酸甜苦辣说初中
- 告别童年,告别欢乐,踏上新的旅程
- 告别逃亡
- 风和雨
- 你好,农高会!
- 听《高山流水》有感
- 一颗感恩的心
- 落叶的梦
- 解读父亲
- 人性抬高一寸
-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全社会的“反哺”
- 知识分子的三可贱
- 今天为什么很多人不理解巴金?
- 顺应现代文明的一个纪念日
- 重要的是恢复社会生态
- 公共恶俗“染脏”社会
- 点赞“善行河北”
- 历史是否有逻辑
- 钱理群教育讲演录
- 说“士” 2015年2期
- 以吏为师 2015年2期
- 言语与文明
- 活力在“活”
- 老外傻不傻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 大瀑布的葬礼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骆驼寻宝记》课文全解
- 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教学设计
- 《黄河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中考语文复习:《孔乙己》中考阅读题集锦
-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课文译文合集(鄂教版)
- 《手指》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唯美情诗名句
- 小鹿的玫瑰花 教案教学设计
- 搭石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 2011年中考语文专题考点分析:记叙文阅读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少年爱因斯坦》课文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