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西门豹》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知识传授: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复述能力。
3、思想教育:
知道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
2、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要将计就计。
【教学准备】
西门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读书──展示。
3、说一说:
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记叙了西门豹在邺地,破除迷信,惩治首恶为民除害及兴修水利的事。
4、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
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⑴ (1~9)调查情况了解原因。
⑵ (10~15)惩治首恶教育百姓。
⑶ (16)开渠引水兴修水利。
5、交流字词重点内容:
荒( ) 灾( ) 徒( ) 溉( )
慌( ) 灭( ) 陡( ) 概( )
谎( )
凿(业)部 魏(鬼)部
荒芜──田地因无人看管而长满野草。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提心吊胆──心和胆都好像悬着没有着落,形容很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6、作业:
熟读课文,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了解内容,学习复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这节课我们讲一个我国战国时代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修水利的故事。
二、探究学习
分段学习1~9自然段。
出示:
西门豹向老大爷问了哪几个问题?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了哪几个问题呢?
1、学生读懂题意。
2、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一画,小组讨论。
3、汇报:
了解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与真相:
⑴ 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
⑵ 首恶分子是巫婆和地方官绅
⑶ 给河伯送的媳妇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⑷ 漳河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4、指名读1~9段,记住内容的先后顺序。
5、思考: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朗读课文──讨论:
这部分主要写西门豹到邺后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摸清了原因,了解了官绅与巫婆勾结坑害百姓的真相。
6、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些内容说出来:
学生复述。
三、学习10~15自然段
1、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呢?
请你们读10~15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2、默读、边读边思考:
交流──汇报:
⑴ 西门豹先以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去说一声为由,把巫婆投进了漳河。
⑵ 又以巫婆怎么不回来,让官绅去催一催为由,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⑶ 当西门豹又要让其他官绅们去催时,那些官绅们知道根本没有河伯,把他们投进漳河是死路一条,跪下来求饶。周围的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也明白了官绅和巫婆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载体河伯娶媳妇,这一大害就铲除了。
3、朗读10~15自然段。
4、练习复述这部分内容:
组内练习、评议。
指名复述、评议。
小结:
这部分记叙了西门豹在给河伯娶媳妇那天,将计就计,巧妙的揭露了巫婆官绅的鬼把戏,惩治了首恶分子,教育了百姓。
四、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灌溉浇田地,邺这个地方变得怎么样呢?
学习第14自然段:
默读思考──讨论──汇报。
由于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这个地方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学生朗读──练习复述。
五、朗读全文,练习看板书复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发火了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美妙的夜晚
- 端午节
- 我的老师
- 我们的“小辣椒”
- 我的爸爸
- 庐山
- 父亲节
- 我的家乡
- 奇异世界历险记(二)
- 啄木鸟哭了
- 游览极地世界
- 家乡的秋天
- 迷人的秋天
- 试析中世纪典雅爱情观的成因
- 吕惠生的家世与早年经历
- 文书档案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
- 游牧民定居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变迁
- 浅议信息时代的档案馆建设
- 论日本咖啡店的元祖及其历史功绩
- 孟德斯鸠政体理论的历史地位
- 关于大庆特色文化问题的研究
- 论人防工程档案的科学管理
- 浅析和亲政策的文化影响
- 略论厘金制度的产生、弊端及其对当下的借鉴意义
- 论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 论向警予的女权主义思想
- 浅谈茅以升工程科技思想
- 解构《雾都孤儿》中南希的混沌世界
-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 《和时间赛跑》相关知识
-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